从没有见识过的东西,无论是陶器还是盐,无论是铁器还是驴车,都让他们大开眼界,而其他人也在共同劳作、同食同宿中认可和接纳了他们,甚至有些岗位,张洪完全信任地让他们来担任负责人。
饮完水之后,巫带着人将祭祀用的物品转移到山洞中,宰杀的山羊、鹿和野猪,也将成为族人的腹中餐。
不像后世的某些工程的启动仪式,需要这个领导致辞,那个环节剪彩,熊部落的整个祭祀仪式时长很短,大概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还没有后世的一些公司“早会”的时间长。
仪式结束后,众人回到房间,各自进行洗漱,原本庄重的氛围一扫而空,代之以希冀和热切,以及独属于春日的期盼和朝气。
熊火熊灶等人在仪式后立马回到厨房,向装满热水的锅中放入切好的肉块、鱼干和蘑菇、蔬菜干,并撒上一些盐作为调料。
洗漱完毕后,早餐也准备好了,张洪等人大口地喝着熬好的肉汤,温热感驱散了身体里早起所蓄积的寒气,额头微微出汗,让人倍感温暖。
吃完饭后,参与春耕的70人在张洪的带领下沿着丰乐大道,赶着驴车和驴,推着装满犁头和耙的板车,部分族人还手提肩扛着铁锹、锛子和镐等农具,浩浩荡荡地往地头走去。
来到河岸处的荒地,张洪先是选了两头驴出来,套上鞍子和缰绳,将木制笨重的犁给连接到两头驴后面拉着的横木上,随后让熊大熊二搬来犁头,安装在犁木上,安装完成后,用脚往土里踩下去十几公分,便挥着用麻绳和皮制成的鞭子,轻轻地在驴屁股上扫了一下,驴在耕地前已经通过拉车和运货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慢悠悠地动了起来,沉重的犁仿佛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重量,铁质的犁头将土壤翻开,经过犁头上的曲面,翻到前进方向的两侧。
如此耕了大概有十几米远,张洪让跟随在后面的树皮接手,控制着驴子的前进方向,而其他人也依照这个方法开始了犁地。
沿着道路两侧,拼凑出来的6副犁,被平均分为了两队,同时道路两边的空地出发,开始犁地。
不一会儿,最先出发的树皮便犁开了快一百米长的荒地。
厚厚的泥土被犁开后,露出不少草根和大块的土块,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耙再梳上一遍。
部落里的耙,结构很简单,就是由两根长木材和两根短木材组成的大号木框。长度在二米五左右的横木上,一面每间隔十公分便钉上长长的铁钉,凸出来10厘米左右,一面则是平的,供人踩上去增加配重。使用耙的时候,只要一头驴便可拉动,将带有铁钉的一面朝下,放到事先犁好的田里,拴上牵引绳,便可由驴牵着耙地。
因为这片荒地是第一次开垦,草根很多,所以需要有个人每隔一会儿就将耙子耙起来的草根给清理到一起,堆在一旁,由其他人牵着驴或者人工将这些草根给运到地里留下来的小树林中晒干。
其他人则用铁锹和锛子,甚至是镐,用人力来开荒,但效率远没有犁高。
耙也有6个,由6个族人牵着驴跟在犁地的后面耙地,剩下的人,部分妇女被分配去捡拾草根,顺便拿着锛子敲碎耙没有耙碎的土块;部分族人牵着驴,驴身上两侧绑着用树枝、藤条编成的筐子,将岸边取来的淤泥和堆肥处挖来的粪便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