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探入进去,穿梭在小嫩芽中间,精神享受的很。崔娴好似一条鱼儿,畅游在湖底的绿藻之间。半晌之后,心情愉悦的睁开眼。
嫩芽上的露珠和一点点鹅黄,看的清清楚楚。
这种视觉享受,天底下估计就她独一份。享受够了,崔娴回到屋子里头,见早饭也都熟了。
外面的号子声,此起彼伏的,春耕开始了,劳动力们都准备要大干一场。
吃过早饭,崔娴上到窑顶。把小炉子、茶杯等准备出来,今天喝的是果茶,把切片的苹果等放到茶壶里,等着它沸腾。
拿着个望远镜,能更好的观察生产队的劳动情况。哪位社员卖力气了,哪位知青磨洋工了,都看的一清二楚。
崔娴的视线,最先锁定到章淑英的身影。
从历任小组长中,她吸取了不少可用经验。冷静那种为长一时之气,不能持久战的做派自然是不可取。而宋坤的做法,对章淑英来说很实用。
不急不躁,可着知青的体力,慢慢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劳动。
老知青帮扶新知青,若是有困难,就虚心请教本地社员。
在劳动上,大家伙儿都想早日完成,也能得空喘息。对于知青们的求教,社员也乐于帮助。
经过一年的劳作,4个老知青挑担子都有模有样的。至于新来的三个,就跟去年的新人是一样的。肩膀上扛着担子,半筐没到的熟肥,就走的歪歪扭扭的。
纪梵铃和饶茵曼都不适应,别说是里面放着臭乎乎的熟肥了,就是空筐她们挑到地里头也是费力的很。
纪梵高因为年纪小,好奇心大,挑着跟女社员一般重的熟肥,走的速度很快。不过几个来回下来,筋疲力尽的全然没了刚才的心思。
肚子里本就没有多少油水,折腾两趟之后,早就前胸贴后背了。唉声叹气的,询问什么时候能回去吃午饭。
回去吃午饭?现在正是忙的时候,就算是到了中午歇息的时候,也就逮着个田间地头,直接席地而坐。
把早晨拿来的土豆、馍馍啊,赶紧吃下去。吃完了之后,还要继续挑肥呢。
听社员说完之后,纪梵高的一张小脸垮下来。刚来的时候,觉得生活在这地方,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