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娴盯着水流,拄着胳膊,寻思怎么赚些钱。买布花的太凶了,导致现在手里头活动资金不算太充足。
置办年货,不需要太多钱了,纯纯是为了满足她的需求。钱到花时方恨少,崔娴再一次感慨,还是赚的不够多,一花就没了。
什么时候,存款的余额能跟她身份证号一样长啊。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不多,能变现的也不多。要么就省着点花,等到冒家沟之后,手头就能宽裕很多。
手里头拿着鱼竿,唉声叹气的。她脚下的水流,被异能搅的不断旋转上升,根本就没有鱼儿上钩。加上她一点鱼饵都没放,更没鱼光顾了。
花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把热水瓶给灌的九成满。崔娴起来坐下,坐下起来,冰面的小风一吹,冻得浑身都发抖。
可算是把水装够了,崔娴不想再守着冰窟窿。一条鱼都没上来,太挫败了。
不过她也没打算,靠着自己钓够鱼。担着洋铁桶到人多的地方,招呼在卖鱼的人,她这收鱼。
刚才听卖鱼的人吆喝,鲈鱼没有乱刺,不管小孩子还是老人,都很方便吃。这么一听,崔娴可就立刻喜欢上这个品种了。
鱼肉能制作的东西也不少,要是口感好,吃腻了还能进行深加工。
“收鱼,收活鱼、死鱼。”崔娴把洋铁桶里灌了点河水。已经见有人过来,询问她收货的价格了。
瞧着这些人钓的鱼,约莫在七八两一条的,活的,崔娴4毛钱收。死的新鲜的,3毛钱收。
随后拍着自己的洋铁桶,不限量啊,大家手里头有好货的,尽管到她这来换现钱。
年关将近,有人家里喜欢水产品,也不嫌烦折腾到这边买些新鲜的。温度上来,询价问市的不在少数。
不过相比较那些散客来说,卖家都喜欢崔娴这种大户。能把手里头的东西全部售卖出去,就算是价格便宜一些,也省的蹲在原地等买家。
有人挑着桶,拎着刚断气的鱼,到崔娴这边来。
指着自己桶里的东西,都是倍儿好的,活蹦乱跳的。至于死的那些,大家伙儿都是见证,新钓上来刚咽气儿的。
“成,您倒在我的洋铁桶里。”崔娴看了一眼品质,个保个的好。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