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集:教育联盟(2 / 5)

逸霄 竹晴园 3268 字 17天前

班选五名同学参加。”她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举起一片森林般的手臂。

晓雨的心怦怦直跳,她想起那天操场上的糖龙,赶紧把胳膊举得老高。当老师念到她的名字时,她感觉后颈的碎发都在发烫。回家路上,她攥着通知单反复看,基地地址就在文化馆后院,离学校不过两条街。

周六清晨,晓雨特意穿上新买的红毛衣。传承基地的木门虚掩着,推开时“吱呀”一声,惊飞了院角石榴树上的麻雀。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学生,有和她一样的小学生,也有背着画板的中学生。

“小朋友们好,我是张守义。”穿对襟褂子的老人笑眯眯地站在台阶上,正是那天在学校见到的糖龙张。他身后的墙上挂满了照片,有不同姿态的糖龙,还有些黑白老照片里,年轻的手艺人正在街头制作糖画。

“咱们仪陇糖龙有三百年历史了。”张师傅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民国时候,我爷爷就在码头边画糖龙,那会儿船工们出航前都要买一条,图个平安顺遂。”他拿起桌上的糖稀罐,用长勺搅了搅,琥珀色的液体在晨光里流动着,“但现在会这手艺的,全县不足五人咯。”

晓雨注意到老人手腕上有道月牙形的疤痕,后来才知道,那是年轻时熬糖稀被烫伤留下的。参观展示厅时,玻璃柜里的糖龙让她挪不开脚:有的龙爪握着宝珠,有的龙角挂着铃铛,最精巧的一条竟有巴掌大,龙鳞细得像米粒,却片片刻画分明。

“想试试吗?”张师傅递来一把小铜勺。晓雨屏住呼吸接过,指尖刚碰到勺柄就缩回手——比想象中沉得多。在师傅的指导下,她舀起半勺糖稀,颤抖着往硅油纸上倒,本想画个简单的龙首,结果糖稀像不听话的泥鳅,歪歪扭扭变成了模糊的团块。

“手腕要稳,心里先要有龙的样子。”张师傅握住她的手,带动着画了个流畅的弧线,“你看,龙脖子得像弓一样有张力。”温热的糖稀落在纸上,散发出焦糖的甜香,晓雨忽然觉得,这比吃更让人满足。

隔壁的体验室里,李阳正对着竹篾骨架发愁。他被分到制作糖龙的支撑结构组,竹条在手里软塌塌的,怎么也弯不出想要的弧度。“别用蛮力。”穿蓝布衫的阿姨走过来,指尖在竹条中间轻轻一捏,原本僵硬的竹篾竟顺从地弯成了优美的S形,“竹有竹性,得顺着它的纹理来。”

阿姨是张师傅的女儿张岚,主攻糖龙的创新设计。她给李阳看手机里的照片:有的糖龙结合了动漫造型,有的在传统龙身里藏着星座图案。“去年有个学生,给糖龙加了LEd灯串,晚上看像条夜光龙。”她眼里闪着光,“传统不是老古董,得让年轻人觉得有意思才行。”

午休时,晓雨在院子里遇见了正在写生的李阳。他的画本上已经勾勒出十几幅龙的草稿,有张速写里的糖龙正从书卷里探出头,龙尾还缠着几支毛笔。“这是我想的‘文曲龙’。”李阳有点不好意思地合上本子,“觉得糖龙也能和我们课本里的知识结合。”

晓雨忽然想起自己书包里的语文课本,里面刚学过《画龙点睛》的故事。“我觉得可以在糖龙眼睛上用彩色糖稀。”她认真地说,“就像课文里说的,点了眼睛龙就活了。”

阳光穿过石榴树,在两人脚下投下晃动的光斑。他们都没注意到,走廊拐角处,张师傅正欣慰地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