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立即安排人手,启动项目的具体筹划事宜,以確保合作的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朝中的保守派官员则对如此频繁的改革措施產生了质疑。
在一次早朝,几名官员提出意见,认为过多的外来文化和理念可能削弱大明固有的基础。
面对这样的反对,朱雄英並未表现出丝毫动摇。
他目光坚定,率先发言:“各位爱卿,世界不断变化,停滯不前才是真正的风险。只有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同时,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才能真正强大。”
经过几番辩论,朱雄英耐心地阐述了每一项改革的长远考量,並逐步贏得了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最终,多数人认可了他的远见,並表示愿意支持这些有益改革的落实。
此时,在大殿之外,李升看著朱雄英在朝堂上的风采,心中不禁感嘆:这样的领导力,才是大明未来的希望所在。
朱雄英巡视建筑工地的那天,天空湛蓝,晨光温暖地洒在大地上。
他特意邀请邻国大使同行,以显示对联合研究所项目的高度重视,一行人慢慢穿行於即將开工的现场。
“这个项目不仅关乎科技合作,更能加深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
大使说,声音中带著浓浓的期待。
朱雄英微笑著看向大使,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两国的合作会带来各自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隨著行程的深入,大使提出了一些在科技共享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建议。
朱雄英认真听取了这些意见,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双方就在具体细节上进行了深入交流,不时还在一些关键点上达成了初步共识。
每当达成一项共识时,他们脸上都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就在这时,李升快步迎上前来,他是朱雄英钦点负责沟通协调事务的小组成员之一。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在他心中,这不仅是命令,更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
他半躬著身子向朱雄英匯报:“殿下,一切安排妥当,相关官员也都到位了。”
“很好,李升,你要多与各方沟通,保证大家齐心协力。”
朱雄英拍了拍他的肩膀,信任显而易见。
“是,殿下,我定不负所托。”
李升坚定地回应,內心充满了责任感和自我证明的渴望。
然而,保守派的官员们並没有因此停止他们的反对声音。
这些日子里,他们明里暗里施加压力,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挠项目的发展。
不久前,他们便对联合研究所的规划提出了不少质疑。
在某一次討论会上,他们提出关切,认为过度依赖外来科技会让大明的传统受到威胁。
朱雄英听后,並没有急於反驳,而是沉稳地答道:“改革与传统並不衝突,若能相辅相成,必將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我们要做的是吸取精华,而非盲目迎合。”
会后,李升主动约见这些保守派官员,与之进行更细致的对话。
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沟通技巧,尽力解释联合研究所的长远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