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日常(2 / 4)

    虽然效果不大,但春儿可以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

    母女俩在小厅用了早饭。

    米粥熬得浓稠,馒头暄软。

    春儿握着比自己的手大不少的馒头,吃得认真。

    李梵娘静静看着她,只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春儿,”饭后,李梵娘拉着女儿在院子里散步。

    院子够大,青石板铺得齐整。

    她指着花圃。

    “等天气暖了,娘给你在这里种上许多花儿,桃花、月季……再种几株草药,金银花、薄荷,好闻又能治病,好不好?”

    春儿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用力点头,比划着花朵的形状。

    “这里还会是春儿的家,我们会在这里住很久很久。”

    她轻声许诺。

    春儿仰着小脸看她,点点头,挣脱她的手,在院子里小跑。

    风吹起她的额发,笑声清脆,惊飞了屋檐下几只探头探脑的麻雀。

    李梵娘含笑看着,随后走到正厅一角,取出带来的药材,开始分拣。

    党参、黄芪、当归……都是些温补常用的,她动作娴熟。

    张贵办事效率颇高,早饭后不久便带着一个穿着半旧棉袍、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求见。

    “夫人,”张贵引荐,“这位是前街的柳文山柳先生。”

    “曾在县学里有过功名,后来家道中落,便在自家设馆教授蒙童,性情最是温和不过的。”

    柳文山人如其名,透着股文雅清正之气,眉目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他见到李梵娘,恭谨行礼。

    “学生柳文山,见过李夫人。”

    李梵娘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眼神清明,言语妥帖,心中有了几分好感。

    “柳先生不必多礼。我这女儿,名唤春儿。”她招手让春儿站到身边。

    “四岁有余,前些日子受了些惊吓,言语不便,但心中是明白的。”李梵娘顿了顿。

    “我只想寻一位先生,为她开蒙授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