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双赢的选择(3 / 5)

着说道,“你们花费巨大的代价,想要拿下深发展银行,首先是想补足平安集团在银行业务方面的短板,但更重要的,是想利用深发展的客户和平台,继续扩大集团保险业务优势,对吧?”

“我们全面放弃深发展,放弃让远东银行快速切入国内业务的通道,那肯定不可能。”

“但让你们适当利用深发展,甚至是远东银行积累的庞大客户群体,实行业务上的合作,却是可以实现的。”

“马总也知道,我们集团并没有在保险业务上深入。”

“银行代销保险理财产品,无论是承接你们平安保险,还是其它保险公司的业务,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我相信,你们拥有了深发展和远东银行的客户群体,不但国内的业务,能得到扩张。”

“国外一直停滞不前的业务,也可以得到扩展。”

“当然……任何利益交换,都是等同的,我们替你们代销产品,也需要马总及其背后的平安集团,做出同样的回报。”

马齐哲在听见苏越的这番话之后,很是心动。

诚然,他们想花费巨大的代价,拿下深发展银行,就是想借助深发展银行的平台和规模,完成集团在保险、证券、银行三大业务上的统一,加强自己的护城河,同时加大自己在保险业务上的优势。

如今,苏越主动划出了条件。

这样,他们虽然失去了保险、证券、银行三大业务的整合统一机会,但不用支出巨额的资金,也不用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还可以借助深发展银行和远东银行的客户群体,极大地扩大保险业务优势,继续在国内保险行业中,保持领先和拉大领先优势,是极为有诱惑力的。

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体。

与保险业务的目标群体,特别是人寿、财险客户群体,高度重合。

马齐哲的印象中,安邦财险,几年间,从一家全国排名30开外的保险业公司,一跃成为全国前十,乃至前五规模的保险公司,就是靠着与几家大行的紧密绑定,完美地利用了几家大行的客户群体。

绑定银行客户,让银行直接进行独家代销。

不但能省去很多的营销、推广费用,还能直接增强客户对他们产品的信赖度,将平安保险的信用,绑定在银行信用上。

沉思良久之后,马齐哲呵呵笑道:“苏董事长真不愧是谈判的专家,一句话便切中了我们平安集团的要害。”

“你说吧,如果要想达成你所谓的合作,我们平安集团,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没有代价那么严重。”

苏越微笑地道,“就是业务方向的互相合作而已,我们利用深发展银行和远东银行,帮你们代销人寿保险、理财保险方向的产品,而你们集团,也需要把客户,介绍到深发展和远东银行开户、存款即可。”

“这是客户群体的互相运用,也是资源的互相利用,是1加1大于2的事。”

“也是合作共赢的事。”

平安保险的大大小小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对方既然失去了银行业务的扩张机会,那么‘添越资本’集团与其在业务上,就有了完美互补的机会。

借助着平安保险大大小小机构,积累的全国广大客户群体。

在深发展和远东银行合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