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说起祁安之(2 / 3)

清都仙缘 可与语 1804 字 3天前

>

杨鸣一哂:

“其他人么,呵呵,我杨鸣其实和谁联姻都可以,只要是世家子,对我、对我弘阳杨家有益就行。

人品自有家族把关,情分么,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和张家、萧家,谁家皆可。

“只是,祁师兄,我们两家联姻是几位老人反复磋商定下来的,不是我们私下在这里商议就能更改的。

你可别以为我欲擒故纵,我不指望联上你,可祁家是必须要和杨家联上的。”

祈宁之终于口拙了,杨鸣也不是多么能言善辩,可每次说话都将他的退路堵死。

他一时无措,呆呆地看着对面那个神情笃定又精明的少女。

杨鸣等了几息,没等到祈宁之的死缠烂打,不由在心里翻了个别人看不见的白眼:这位祁师兄,看着挺灵光,还真是个老实人呢!

一点花招都不懂!

“祁师兄,我倒是有个法子可解你的困扰,同时不妨碍两家联姻,你可要听一听?”

杨鸣决定不卖关子了,这位祁师兄不会接话,她耐心又有限。

一听杨鸣竟然有两全其美的方案,祈宁之眼睛顿时一亮,来了精神,姿态也放得更谦恭了:

“请杨师妹指教!”

“祁师兄你丰神如玉,那次上清山庆典,偶尔一瞥见到令堂大人,亦是风姿不俗,想来祁家子弟皆有好品貌,尤其祁师兄你这一支。”

杨鸣突然荡开一笔,话题拐得令人猝不及防。

祈宁之没法接话,只能等她的下文。

杨鸣突然问道:“令堂大人携手同行的,可是令弟?”

这问话似乎更是与正事儿不甚相干,可祈宁之隐隐捕捉到一个想法,只是犹有些不能置信,心里狐疑,见她发问,便本能地点了点头:

“正是舍弟,名字与我差了一个字,唤作‘安之’。

家母对舍弟甚是疼爱,常在身侧,出入皆携手同行。”

这平平常常的两句话,祈宁之其实说得微有酸意。

他自小用功自律,被父母夸了多少“懂事”

“省心”

,他也引以为豪。

及至进入玄机门,更是勤奋不辍,开始还有些想家,后来见父母来信关心的是“近来修炼如何”

“师父师祖可有嘉奖”

,又总不忘叮嘱“务必用心”

“勿要辜负父母期望家族培养”

“当为族内同辈子弟楷模”

云云。

绝无俗气的关爱身体、加餐添衣之类,字字光明高大。

这令他暗生惭愧,心道自己又不是乡野孩童,怎地还流连于琐碎无益的凡俗温情?这实在不对,父母是盼着他成材呢!

他以为天下父母子女都是这样呢!

父母赐予子女生命,子女以荣光回报父母。

父母的关心与爱就是表现在对子女寄予的厚望之上。

要求越高、越严,越能体现父母之爱。

在少清山,他见到了骨肉相处的真情,连没出息的笑闹也能得到纵容和夸奖,他从惊讶、疑惑,别扭,到半推半就地享受,直至渐渐习惯后有所思。

而在幼弟祁安之身上,他才见识到了什么是备受宠爱的孩子,原来父母对子女可以那样的疼爱怜惜,他惊讶、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