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本质上是拼接出来的布丁。
这里拼一块,那里拼一块,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时间因果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观众眼里看来,《楼月国》是副本第一天生的,《少女梦想计划》是副本第三天生的,但事实上,它们真正生的时间,是第十九天至第二十天的千年横渡。
在观众眼里看来,苏文笙是在副本开始之前死去的,但实际上苏文笙真正死去的时间,是苏明安成为旧神敲定千年后时间线的那一刻——副本第十三天。
“苏文笙死亡”
的事实,在苏明安利用时间权柄敲定千年后一切的一刹那,才成立。
也就是说“苏文笙死亡”
的时间是第十三天。
但“苏文笙死亡”
的因果,确实是在副本开始之前就成立的,否则苏明安无法进入第十世界。
当苏明安成功进入第十世界,就说明这件事必定会生,在一万条可能性中,有且不低于一条可能性中,苏文笙一定会死去,得以召唤来苏明安,使得因果衔接。
——这就是在诠释,为什么不能将“时间”
与“因果”
划等号。
在旧日之世的概念中,有可能“时间”
在后,“因果”
在前,也有可能“因果”
在后,“时间”
在前。
以此类推,副本第一天苏明安见到了朝颜,这件事在时间线上,实际上还没有生,应该是在第二十天才生。
但这件事的因果在神灵的观测中,已然成立。
只不过在神灵认为,苏明安会在祂身边安稳待过二十天,“苏明安”
的角色那时应当是由“旧神”
代替的,应当是“旧神”
去见朝颜——这也恰恰是梦巡游戏“本土化微调”
功能的体现。
只不过,苏明安叛逆的行动打乱了神灵的观测,让许多因果前后无法产生线性连接,只能在一万种可能性中取合适的因果进行拼接。
这就是为什么《少女梦想计划》中的爱丽丝献祭了,第二十天的爱丽丝却是安稳寿终,因为同时存在许多个爱丽丝的“可能性”
。
一万条时间线,本质上是因果的一种替补。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手段能够彻底打乱这些——高维者叠影。
叠影的每一步行动都不在旧日之世的范畴之内,所以祂一旦出手,总能打乱排列好的因果。
千年计划本质上就是将所有“可能性”
都考虑进去之后,才提出的计划。
但倘若最后叠影获胜,旧日之世毁灭,那么这些因果——将被全盘推翻。
苏文笙死亡的时间将成为薛定谔的猫,无法观测与确定。
苏明安与朝颜的见面时间也将化为因果中的虚无,分不清谁先谁后。
整个旧日之世都会毁灭消失,因与果都会失去意义,无法观测与判定它们的真实。
在高维视角下,人类对于时间与因果的理解会出现极大偏差。
——因为“概念”
本身就产生了极大变动,不能以普世观念理解。
——这并非,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