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交易(2 / 3)

跟着桂永清旁边的还有不少德国军事顾问,他们来华目的是完成当初冯·西克特为国民革命军制定的军队改革计划。

冯·西克特当初在一战后基于各国拟定的凡尔赛条约关于对德国军备的限制,

他以十分苛刻的标准挑选和编练了十万国防军精锐,

而后德三小胡子上台后,以这十万国防军为基础开始疯狂暴兵。

冯·西克特来华担任总顾问后,试图在中国重现这一计划,因此带来了一大批实施的军事顾问,

这些顾问在发现了教导队士兵手中的G35时,纷纷上前新鲜地端详着这挺带有德国风味的机枪。

一边看还一边忍不住的惊叹,

“像!太像了!”

这挺G35与他们国内刚刚开始装备部队的G34造型大同小异,就连命名也是一样的格式,

这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在进行了诸多地形和天气试验后,众人发现G35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和环境,

其表现出来的稳定、可靠,让众人啧啧称奇,

德国顾问们更是直接点名要见这挺枪的设计师。

后来G35所表现出的优秀性能让其威名在几个嫡系中央军部队中迅速传开,

税警总团和中央教导总队频繁派人去金陵兵工厂面见李承干,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作为第一支实验列装的部队。

这一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当时负责中德合作的新任财政部长孔祥熙的注意,当他发现德国人对这国产机枪十分感兴趣,

干脆就组织了一场军备交流会,会展上德国人见识到了G35的全套装备,包括衍生的防空款,

防空款G35是在研制之初,小宋的提出的方案,

他在还没有调整射速前发现把几支G35捆在一起,做成多联机枪,会是很完美的防空高射机枪,

因此在定型日初获好评后,黄善立马和老莫小宋几人加班加点迅速研制出了防空款。

在被德国顾问们问及该枪的设计师是谁时,并没有居功的黄善当即就要把包国维说出来,但是很快被李承干打断了,

后者称其真正的设计师就是站在他们身前的这位已近知天命的老师傅。

一脸不解的黄善被拉到一边,李承干低声向其说明了原因,

李承干作为金陵兵工厂的厂长,当然知道是包国维给出的设计图纸,由黄善倾力落地实现出来的,

如今多事之秋,作为该款优秀枪型的最初设计者,包国维的身份需要保密。

犹豫再三的黄善始终是觉得此举像是抢了包国维的功劳,眉头一直紧蹙着不松,

直到李承干承诺会秘密向上级汇报真实情况以及发放奖金给包国维他才勉强答应。

德国顾问们在犹豫片刻后,还是问出了那个憋在他们心里很久了的话,那就是黄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灵感是什么?

黄善坦然说清了他的参照原型就是当初从飞机上拆下来的那挺G15航空机枪,

这是当初包国维与他商量好的,拿G15当个幌子掩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