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3 / 5)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2984 字 1天前

所以从四月半过后,朱树人很快就继续进兵绵竹、江油等地。

一路上张献忠的残部已经群龙无首,因为张献忠本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知所踪,这些残兵败将只能听刘文秀的号令,兵无战心。

朱树人也尝试让李定国写了一封劝降信,让人送去刘文秀那儿,要求他直接投降。

但刘文秀显然因为还不知道义父死活而有所犹豫,但他也知道张献忠军大势已去,没敢对使者无礼,只是恭恭敬敬送回来了。

既然不肯直接投降,朱树人也不会客气,继续犀利进攻。

四月十五,官军就收复了绵竹,几乎兵不血刃。

十六光复德阳,十九日光复绵州(今绵阳。

绵竹和绵阳是两个地方别搞混了)

收复绵州后,下一步就会出现分叉,要么继续往正北插向江油,要么往东北方先打梓潼,再由梓潼进逼剑门关。

麾下众将对于先打哪儿,还是有点分歧的,很多人都觉得应该直扑梓潼,甚至绕过梓潼先去堵口剑门关。

但朱树人却有别的想法,他知道,就算张献忠逃到了剑门关,最后也还是个死,因为汉中那边已经把金牛道的北端出口堵住了,所以这条路其实不用太急着堵死。

相比之下,倒是另一些有可能直接逃出四川地区的险要道路,更值得去堵。

于是朱树人明攻梓潼、摆出要拿下剑门关的样子,实际上暗暗分兵往江油方向而去,但又不强攻江油,而是昼伏夜出,以少量兵力迂回绕过城池,在江油以北山险要道之处设伏。

这种埋伏固然是有点风险的,很可能白蹲很久什么收获都没有。

而且既然要骗过驻扎在江油城内的刘文秀军,派出去的部队人不能多,甲胃也不能太鲜明,甚至要外面套上流亡百姓的衣服以为伪装。

部队的粮道后勤也没法保证,只能是靠随身的携行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携行食吃完还没蹲到人,可能就要回来轮流换防。

好在粮草便携性的问题上,朱树人部队倒是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朱树人早在湖广时,就已经在“食品保质期”

问题上做过一些研究,开发出包括蜂蜜炼乳、烘干青豆罐头、熟的腌肉糜罐头(类似于午餐肉)这样的高能量密度食物。

哪怕是四月底、介于初夏和仲夏的湿热气候下,这些食物的保质期也能至少吃几个月,扛起来还比背炒熟的米面更轻便一些。

所以跟干燥炒熟的米面一起携带,再配上一点沉家军借鉴福建郑家航海驱虫药配方、所自制的风油精,就可以在山林湿热环境下长时间埋伏。

这些东西,都是张献忠军将士们无法想象,也无法预料的。

……

张献忠在青城山里昼伏夜出,往北逃亡,走得自然不快,最初的十天半个月里,也没人知道他具体会往哪里逃。

但朱树人愿意相信,张献忠肯定会如李定国所供述,最终以跟刘文秀会合为目的,所以往江油、梓潼、剑门关这个大方向撤,肯定是不会错的。

真要是赌错了,张献忠从青城山一路往西,去了大凉山甚至青藏高原,那只能说朱树人运气不好,跟加官进爵擦肩而过。

但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看,就算这波赌错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