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晖平安,大家稍为松了一口气。
肖通武背起起杨晖,下了山,把杨晖放在马车上,自己坐在旁边,驾驭着马车,夹在马队中间,缓缓地沿着来路而回。
半路上,碰到了听到响箭赶来支援的肖通文他们,当时听说找到了杨晖,个个都欢天喜地,现在听说杨晖差点被刺,个个怒火满胸。
大家纷纷涌过来,嘘寒问暖,杨晖心里热乎乎的。
肖通文安排人先行赶回报信,整个马队将杨晖族拥在中间,徐徐而行。
一路再无袭击。
下午时分,终于平安到达村口,肖继远、肖丰鸿、肖红依等人站在村口迎接。
肖继远看着满身是伤的杨晖,满心愧疚,他紧紧握着杨晖的手,说:“好贤侄,义士也!你以后就是我豹子岭村的大恩人!”说完,对着杨晖,深深地躹躬。
慌得杨晖赶快伸出双手扶住肖继远:“肖爷爷,别折煞杨晖了,当不起,当不起啊!”
肖继远道:“杨贤侄当得起,当得起,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个就是达林侄子的父亲,肖丰鸿三爷爷。”
肖丰鸿紧握着杨晖的双手,未开口,已老泪纵横。
杨晖想起肖达林的惨状,也是眼含泪珠,说:“三爷爷,对不起,我保护不了肖大哥!”说着,也是语带哽咽。
“好贤侄,碰到你,是达林的福气!”肖丰鸿哽咽着说道。
肖红依也走上前来,说:“多谢杨大哥不远千里替我父亲送信,如此大恩,小女子终身不敢忘!”
说完,深深地对杨晖躹了一躬,抬起头时,泪如珠落。
杨晖拱手说道:“小妹不必放在心上,我与你父亲有缘,请节哀顺变。”
肖继远说道:“杨晖身上有伤,我们先回去疗伤。”
回到老宅,有两只大狗扑出来,肖通武喝道:“大黑、小黄,呆一边去。”
大黑、小黄也感觉到了气氛不对,低着头跑到了一边。
肖通武扶着杨晖进入大厅,大厅布置很简单,一幅年代久远的画像,画像下是一张石彻的神台,神台上摆着供奉物品,边上还有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