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1(1 / 5)

    造物之约

    第一章岩芯与旧赞美诗集的相遇

    谷雨的雨丝带着山间的湿润,落在“地心之语”地质实验室的玻璃窗上,将桌面上那根岩芯标本润得愈发温润。苏垚戴着白手套,指尖轻轻拂过岩芯上深浅不一的纹路——这是从昆仑山深处钻取的样本,每一层痕迹都记录着千万年的地质变迁,像是大地写给造物主的日记。她忽然想起外婆生前常唱的赞美诗,配着《诗篇》里的句子:“地的深处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属他。”

    “请问,这里能帮忙鉴定古籍里的地质插图吗?”一个清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打断了她的专注。苏垚抬头,撞进一双如晨雾中山泉般澄澈的眼眸里——男人穿着卡其色工装裤,上身是一件洗得柔软的白衬衫,肩上挎着一个帆布包,手里捧着一本深蓝色封面的旧书,书脊上烫金的“圣诗三百首”已经有些磨损,却透着岁月的庄重。

    “我是苏垚,这里的地质工程师。”她摘下手套,指了指旁边的座椅,“您先坐,我看看插图的情况。”男人将书放在桌上,翻开的瞬间,苏垚的目光便被吸引——书页间夹着一张手绘的地质剖面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昆仑山脉·1952”,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正是《诗篇》第九十五章的句子:“海洋属他,是他造的;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

    “我叫陆衍,是教会的赞美诗编订者。”男人的声音带着书卷气,“这是我祖父的赞美诗集,他曾是地质勘探队的随军牧师,常年跟着队伍在深山里勘探。临终前说,这本书‘藏着造物的奥秘’。我在文献里查到,你研究深层地质与宗教文本的关联,或许能看懂它的特别。”

    苏垚接过诗集,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突然想起实验室里那台地震记录仪——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像是在呼应《诗篇》里“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的笃定。她快速翻阅,发现每首赞美诗的页边都有祖父的批注,其中一页写着:“钻杆探到地心的深度有限,但造物主的手能摸到地的每一寸深处;仪器测不出山的重量,但他的肩能扛起每一座高峰。”

    “我外婆曾跟着祖父在勘探队做后勤,”苏垚轻声说,“她常说,每次钻取岩芯时,祖父都会祷告,说‘我们不过是触摸他造的地,却要敬拜造地的他’。就像这岩芯,每一层都是他的手艺,每一寸都是他的见证。”

    陆衍的眼底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温柔的笑意:“祖父的批注里,还记载了1956年在祁连山的经历。那天勘探队遇到塌方,钻杆被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要放弃时,祖父带着大家唱赞美诗,唱到‘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时,余震竟让钻杆露出了半截。祖父说,那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在造物主权能面前,人类的有限,反而成了遇见他的契机。”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