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15(1 / 3)

    荣耀之价:仁义果满的恋人

    初夏的阳光透过“仁爱烘焙坊”的玻璃门,在木质操作台上洒下细碎的光斑。苏晚戴着白色烘焙手套,正小心翼翼地给刚出炉的面包刷上蜂蜜,指尖的温度透过手套,轻轻落在金黄的酥皮上——这家烘焙坊是她用母亲留下的遗产开的,墙上挂着一幅小小的十字架木雕,下面刻着“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那是母亲临终前,用最后力气刻下的经文。

    “请问,这里有低糖的全麦面包吗?”清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苏晚抬头,撞进一双带着暖意的眼睛。男人穿着浅灰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提着一个印着“社区公益”字样的帆布包,里面露出几盒包装好的药品。“我叫陆则,是附近社区诊所的医生。”他指了指帆布包,“诊所里有几位糖尿病老人,想吃点健康的面包。”

    苏晚笑着点头,从展示柜里拿出一袋全麦面包:“这是今天刚烤的,没放蔗糖,用的是蜂蜜调味。”她递过面包时,目光落在陆则胸前的十字架项链上,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原来“荣耀神”不是遥远的教义,是像这样,在平凡的日子里,把健康和温暖递给需要的人。

    那天之后,陆则成了烘焙坊的常客。他每周都会来买面包,有时会带些诊所里的常用药,告诉苏晚哪些食材适合老人吃;苏晚则会提前烤好低糖面包,还会搭配一些自制的果酱,让老人们有更多选择。有一次,社区里的张奶奶突发低血糖,晕倒在烘焙坊门口,陆则恰好路过,他立刻给张奶奶喂了糖水,又把她送到诊所检查。事后,张奶奶拉着苏晚和陆则的手说:“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陆则笑着说:“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要荣耀的是神,不是我们。”

    他们的感情在与社区老人的相处中慢慢升温。陆则会在苏晚熬夜研发新配方时,送来温热的牛奶;苏晚会在陆则值夜班后,给他准备刚出炉的三明治。有一次,烘焙坊的烤箱坏了,换一台新的需要不少钱,苏晚看着账本上的赤字,忍不住红了眼眶。陆则得知后,没有直接借钱给她,而是帮她发起了“爱心面包认养”活动——居民提前预定面包,苏晚用预收的钱买烤箱,同时每天拿出一部分面包,免费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

    “《哥林多后书》里说‘他们从这供给的事上得了凭据,知道你们承认基督,顺服他的福音’,”陆则帮苏晚设计活动海报时说,“我们不是在卖面包,是在传递神的爱,让大家从这件事上,看到基督的仁义。”活动出乎意料地成功,不仅凑够了买烤箱的钱,还让更多人知道了烘焙坊的故事,不少居民主动来帮忙包装面包、送面包。

    苏晚渐渐发现,陆则的左手总是戴着一只旧手表,表背刻着“为荣耀神而行”。有一次,她忍不住问起,陆则的眼神暗了暗,轻声说:“这是我妹妹的手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