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最高机密的洪武遗诏,真会交出兵权吗(1 / 5)

以灵魂之姿存在于此的朱元璋,刚飘到御书房的门口,就停了下来。

紧接着,他就转身目送建文一朝的三大武勋,齐头并进的远去。

他看着这三道齐头并进的,远离他自以为的好大孙,转投林昊的背影,当即就面露失望与愤怒的神色。

“想不到啊!”

“想不到,咱朱元璋也会有自扇巴掌的时候。”

朱元璋之所以会如此自嘲,只因为他第一次觉得,他重武轻文的治国方针有错。

或者说,他重武轻文的治国方针,在他洪武一朝并没有错,可要后世子孙一直延续下去,就是个天大的错。

徐达和常遇春他们,是自己的生死兄弟,自然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混。

可他们这一茬人走之后,后世子孙并没有那么大的情谊。

这些武勋二代,考虑更多的还是自身的利益!

这不,

他们已经为了自己的利益,远离他朱元璋后代,转投那权倾朝野的‘大明司马懿’了。

而这其中,最让他气愤的,还是李景隆的选择。

他看得出来,虽然徐辉祖是名义上的二代武勋之首,可真正的领头羊,却是他李景隆。

可他李景隆却为了自身的利益,带头说出不希望他林昊交出兵权的话。

李景隆是谁?

他除了是他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臣工以外,还是他朱元璋的外甥孙啊!

这么一个真正的皇亲国戚,居然带头胳膊肘往外拐?

他能不气愤,能不痛心疾首吗?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毕竟李景隆不是李文忠,不是跟着他建立大明的亲外甥!

所谓的‘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就认不到’,也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不再看他们一眼。

也就在他决绝的转过身来,面对御书房里的朱允炆和他再次认可的‘三位先生’之时,他就和这‘三位先生’站在了一条战线之上。

随着朱元璋的意念微动,他就直接穿门而过,一屁股坐在了御书房龙座之下,左边的第一把交椅。

他坐在这把徐达和徐辉祖都坐过的交椅之上,就这么看着龙椅上的朱允炆,右边的三位先生,商量怎么对付林昊。

朱元璋的眼里,朱允炆皱着眉头道:“三位先生,为何要暗示朕,支走他们?”

黄子澄淡笑道:“陛下莫要多想,因为我们接下来的谏言,确实不适合让他们知道。”

“毕竟,让他们知道了,就无异于让镇国公知道。”

朱允炆听后,当即就面露明显的不悦之色。

朱允炆皱眉道:“镇国公作为朕的老师,待我如徒也如子,作为朕的臣工,也尽心竭力,朕有什么不放心的,有什么需要隐瞒他的?”

“朕知道,你们因为镇国公行事太过霸道,这才心有抵触!”

“可是,朕绝不会瞒他!”

朱元璋听到这话,只觉得心痛得都快要滴出血来了。

“你个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