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好戏(2 / 3)

很好,很赚钱。这一问才知道和这个外甥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对这次朱桥之行就更感兴趣了。前日他和儿子先到了嘉定地界见了两位好友,今日一早就结伴冒着细雨往朱桥而来。

二丫并没有见过徐七爷,只是她从四少的言语中知道夫君的这个舅舅也才二十来岁,三十都不到。所以当他见到四人时,就误把徐世威当成了徐七爷。见如此高壮的一个舅舅,也吓了一跳,上前行了个万福,道:晚辈朱陈氏,初次见舅舅大人,感谢舅舅大人去年能出手相救夫君,让夫君病体得以痊愈。当时外甥媳妇只见过舅母,一直未能登门拜见舅舅大人,今日得见,还请长辈恕罪!

那徐世威赶紧摇手,道:错了错了,我乃煜申的表哥,这位是我的父亲,才是你的舅舅,你刚才说的应该是我那七叔,呵呵,我父亲排行昆首。

二丫闻此,自嘲地一笑,赶紧大大方方又给徐孚远行了万福后,坐下道“大舅舅勿怪,晚辈也是第一次见您。今日我夫君不在,听传信的人说,您想见见学校的山长,我就是这学校的山长,不知是有何事?

四人闻此一脸惊讶,没想到山长竟是如此年轻的外甥媳妇,相互对望了一眼后,徐孚远清咳了一声,问道:没想到,竟是一位女山长,外甥媳妇想必学识过人啊!

二丫见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的想法,微微笑道:舅舅谬赞了,我也只是替我夫君管理些日常事务,原本是分男校和女校的,男校是我夫君为山长,我辅之,女校是我四婶为山长,我辅之。年后两校就合并了,我夫君太忙,而四婶又有了身孕,我只能赶鸭子上架,做了这山长,维持这学校的运营罢了!

四人又是满脸的惊讶,一位中年人举手拱了拱,道:这位山长,老夫侯岐曾,祖上也是这嘉定人氏,如你刚才所说,你们这学校里男女同窗,甚为不妥,岂不知这男女大防,怎可轻慢如此!

二丫甜甜一笑,起身行了万福,道:这位侯先生,您说的这些,我们也都考虑到了。这学校本就是孩童开蒙之地,犹如族中私塾,孩子们天真烂漫,哪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心思,您想复杂了。

那侯老夫子被这么一说,也有点尴尬,徐孚远赶紧打圆场道:外甥媳妇啊,可知我那外甥何时归来啊?可否能把我们前来的讯息通信给他,我们远道而来,可不想这么白跑一趟啊!

二丫想了想,回道:大舅,一是我安排你们直接乘船去崇明,应可见到我夫君,另一是等在此处,待我传信与他,让他返回朱桥。二者选一,您看如何?

徐孚远把目光看向两位老友,问道:你们看如何?

未待侯老夫子开口,另一位率先道:我看还是我们去崇明为好,如此干等着也是无趣。不如泛舟江上,也可一观这春江海潮!岂不美哉?

那徐世威也出声附和道:黄世叔说的是,我也是此等想法。

徐孚远微笑点头,道:那就麻烦外甥媳妇为我们安排一下,我们四人一同乘船去崇明。

二丫起身又行了万福,出了门让警卫安排马车送四人去浏河滩码头坐船出发。随后一只鸽子煽动着翅膀,噗愣愣放飞了出去,消失在北方的天际。

春日的雨后,天空分外晴朗,微微的北风刮过,江面上薄雾散尽,不用望远镜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