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被逼无奈(3 / 4)

阁皂山下 徐婠 2377 字 3天前

送你去学校,假如我时间的话。”张立坤声音里莫名带着一丝凄凉,或许是他自己也察觉到了。下一秒,他猛地后退一步,“我还有事,先走了,你去办公室找厂长吧。”

    陈薇有些诧异地看着张立坤,嘴里念叨着:“怎么今天有点怪怪的。”但她也不想深究,立刻带着袁守正继续往厂长办公室走。

    而此时的厂长办公室内,陈树荣沉默地拉开抽屉,抽出一份边角已经磨损泛黄的申诉信。那是去年精简科室、搞“优化组合”时,被硬性调去锅炉房的原技术员写的材料。信纸上字迹力透纸背,字字泣血:“陈厂长,我大学四年学的是药物制剂,我的理想是在实验室研发新药,新药才是未来,仿制药是没有竞争优势的。我宁可不要这干部编制,只求能回实验室,哪怕当个普通实验员,在锅炉房,我每天看着熊熊炉火,烧的是煤,煎熬的是我的心。”陈树荣当何尝不想用人才?他也是技术出身,可“一个萝卜一个坑”,科室编制卡得死死的,动谁都要闹翻天,人事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只能压下这封信,心里充满无奈和愧疚。若是承包制……如果真能打破这僵化的人事枷锁,让有能力的人去到该去的位置。

    同时还有一份关于太原制药厂的简报。三年前,太原厂同样因磺胺类药严重滞销濒临死亡。厂党委破釜沉舟,顶住巨大压力,破格提拔了五名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进入领导班子核心,同时大刀阔斧地为三十多名在特殊时期蒙冤的技术骨干平反昭雪。这些被解放了手脚的技术骨干,硬是顶着“先赔八十万”的质疑和压力,集中力量攻坚,最终研发出能替代进口的氨苄青霉素,硬生生把厂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实现了奇迹般的扭亏为盈。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希望。”陈树荣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清江厂难道就缺人才吗?不,是缺让人才发光发热的机制,想到这里他猛烈地咳嗽,并随手抓起了桌上的药瓶,就着水灌了几片药丸。

    “嘭嘭!”敲门声打断了陈树荣的思绪,他迅速将颤抖的右手藏进抽屉。

    “爸!”陈薇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急切,袁守正看到了陈树荣,有些胆怯地站在门口。

    陈树荣眉头皱了一下,随即把关上了抽屉,起身挡住桌上散落的药瓶,语气刻意放轻松,“不是说让你没事不要往厂里跑嘛,怎么这么晚都来了?”

    “爸,我来当然是有重要的事!”陈薇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办公桌前,随后回头才发现袁守正没在后面,她赶紧撤回到门口把袁守正拉了进来,袁守正看到陈树荣,就像是小学生见到老师一样,低头小声喊了一句:“陈厂长!”

    看到陌生人,陈树荣立刻走了出来。

    袁守正把这两天的遭遇像竹筒倒豆子般跟陈树荣把肖明的遭遇说了出来,最后陈薇还不忘补充道:“那个王半仙太可恶了,爸,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