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骑兵斩杀的,不过才千余人而已,但混乱中逃散、不知所踪的兵卒,竟有近两万之巨。
兵力折损近半,士气更是低落谷底。
盛怒之下,林清月将梁少为召来,当场厉声斥责他擅自行动,损兵折将,按律当斩。
梁少为早已想好托词,急忙将那名献计的心腹推出来顶罪。
“清月恕罪!都是这厮蛊惑于我,说他有什么破敌妙计,我一时不察,才……来人啊,将这扰乱军心的蠢材拖下去砍了!”
“啊,公子不要,公子饶命啊,我都是为了……”
那心腹还想辩解,却被梁少为的亲兵一把捂住口鼻,迅速拖走,片刻后帐外传来一声惨叫,便再无声息。
林清月对梁少为这番撇清责任的表演虽不满,可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砍了他。
正当此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称其在昨夜交战时捡到一封箭书,封皮上书“林将军亲启”。
林清月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心中顿时一惊。
这信竟是青州刺史赵文康亲笔所写,其中详细说明了他们愿意作为内应,打开北门迎接王师,并附上了之后双方沟通的方式。
梁少为也在一旁看完了箭书内容,他眼珠一转,立刻换上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
“清月,现在你明白了吧?我昨夜之所以秘密领兵冒险攻城,并非是为了独揽功劳,而是为了接应这些城中义士!”
“我就料想到以杨凡的昏庸,城中必然有人对他不满,这一次虽付出了些许代价,但能与内应取得联系,便是值得的!这一切,都在我的谋划之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