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国破家亡(2 / 12)

落脚之地 汪楚怀 7240 字 7小时前

的经济命脉,离都南京近在咫尺,上海如果失守,南京就危在旦夕,政府就要提前做好迁都的准备。

蒋任命嫡系爱将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调集华中中国主力部队,迅占领日军驻上海淞沪地区的海军基地,提前防止日本海运援军登陆。

相比较中国军队落后装备,日本的海军和空军拥有绝对优势,所以占领日军驻沪海军基地非常棘手关键,提前摧毁日本本土援军的登陆点是第3战区的当务之急。

8月16日,蒋希望国际社会干预日军在上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美英法也答应提出调停,蒋当天下令中方全线停止进攻。

这道命令让高歌猛进已将残余日军压缩在虹口狭窄地带的中国军队进攻戛然而止。

15日和16日二天中方军队主动停战,让龟缩的驻沪日军得到宝贵的二天喘息机会,日军抓紧时间加固陆地工事,与吴淞口江面军舰构筑起铜墙铁壁的死亡屏障,而日本本土的三个甲等师团共7万士兵已经出了二天。

日军根本不理会国际社会调停,支援拯救驻沪日军陆战队是头等大事。

国际社会谴责,再谴责,只有蒋和国民党外交官们真当一回事,殊不知1932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时,国际社会也是谴责再谴责,也还是没有阻止日军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书呆子遇到日本武士道精神,决心斗志上就输一大截。

8月17日,陈诚命令第9集团军第87师第88师向日军海军基地方向起猛攻,3000日军海军陆战队顽强抵抗待援。

8月19日,从西安赶到上海的宋希濂第36师加入第87师和第88师阵线,联合攻入汇山码头,第36师第2营300余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与日军展开刺刀白刃战,不料被日军坦克堵塞在路口,遭到坦克机枪扫射,全部牺牲。

8月22日,日本派遣的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到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海域,不寻求运兵船靠岸登陆,直接换乘小舰艇登陆。

8月日,日本派遣军的二个师团在军舰和飞机的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当日早晨在川沙河口和吴淞一带强行登陆成功。

午后川沙失守,日军直逼罗店镇。

这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中国军队连防御战壕都来不及修筑,只能肉搏抵抗日军进攻。

总兵力陡然上升的上海日军开始横扫中国第9集团军。

虽然中国第9集团军有三个师是全德械装备,个人武器装备与日本士兵旗鼓相当,但中方单兵素质与日本甲等士兵训练有素相差甚远:1射击准度,日军三八大盖一响,百百中,弹无虚;2拼刺刀,从小练习剑道的日军士兵白刃战,熟练敏捷,且营养充足力气大,明显优于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以一敌三;3长期受到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日本士兵意志力坚强,宁死不降,自杀殉道。

淞沪战场中对中国军队威胁最大的是日本陆军配置的大量重炮,如150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还有240毫米榴弹炮,以及305毫米榴弹炮,305毫米榴弹炮的射半径能达到二十公里,从虹口炮可以打到浦西外滩,中国军队的永久性坚固工事根本无法抵御日军的240毫米榴弹炮和305毫米榴弹炮的炮击!

中国军队都是100毫米以下的榴弹炮和山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