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投奔红军(1 / 12)

落脚之地 汪楚怀 7291 字 4小时前

第十九章:投奔红军(第12页)

1927年端午节在哭河中失踪的一碗饭没有死,精通水性的他飘到一个叫枇杷的临河小村时,艰难游上岸,是一块菜园,他就在村民菜园里挖一根白萝卜狼吞虎咽吃掉。

枇杷村里的灰狗开始狂吠,准备撕咬陌生人,一碗饭只好又跳入河中,顺流鹞子式划水游了一千米,水中遇到一艘木制帆船,船夫把疲惫的一碗饭拉上甲板休憩。

帆船乘载一支十二人的湘西马帮,领名叫杜康,他们专程走水路前往贵州茅台镇贩运白酒。

杜康观察一碗饭身板魁梧结实,又极擅游泳,就诚恳邀请壮汉加入贩酒马帮。

爱喝酒的一碗饭也当场同意加盟。

瓷瓶装优质白酒易碎,马驮走陆路颠簸损耗大,帆船水运最合适。

从湘西洞庭湖地区至赤水河畔的贵州茅台镇的水路有两条路径。

帆船走长江大道:从湖南岳阳洞庭湖进入长江,逆江而上,经宜昌,再过水流深幽湍急的瞿塘峡,再过夔门进入重庆市,又逆江到达四川泸州市合江县,进入赤水河流域,逆河而上,沿岸经过赤水镇土城镇二郎滩镇习水镇,最终抵达茅台镇。

帆船走哭河小路:从湖南岳阳洞庭湖进入长江,逆江而上,到达宜昌牵马岭,进入哭河,再逆河而上二百里,抵达铜锁镇木屐码头,进入疙瘩河,逆流三十七里,再在河畔鸡鸣村进入桐梓河,继续逆流,在贵州省习水县瓮坪乡进入赤水河,再沿河逆流最终抵达茅台镇。

走哭河小路,不需要经过水流深幽湍急的瞿塘峡,路程也缩短不少,但必须是八十吨级的小型帆船。

茅台镇的优质白酒是稀少的奢侈品,每次运输五百小瓶装就足够回本,根本没必要动用宽阔长江上的千吨级船舶运输,所以湘西马帮热衷帆船走哭河小路贩酒,没有大风大浪和漩涡,缓慢行驶,避免颠簸撞破酒瓶。

但走哭河小路,容易碰到崇山峻岭劫财的山匪水盗,所以贩酒马帮们都随身携带刀斧枪支,以防万一。

这次杜康十二人队伍携带七支步枪,五把大刀,二把板斧,其中五人背枪又提刀。

一碗饭加盟马帮后,杜康就把自己的大刀送给他做防身武器。

小帆船正逢涨水期,十三人的贩酒马帮驾船一路逆流,于6月9日顺利抵达贵州茅台镇,装上五百小瓷瓶白酒,于6月13日开始顺流返程。

在6月16日傍晚,在疙瘩河荷叶村附近的水面停船过夜时,突然冒出二十几艘篷布小舟从四面八方围拢。

十几年的江湖闯荡,杜康的马帮如果在崇山峻岭中,如果没遇到土匪打劫,是很不正常。

篷布小舟土匪群的带头老大就是牛角镇山匪劫城时侥幸逃跑的水上漂。

土匪水盗们闻到帆船上浓郁的酒香,个个都垂涎三尺。

斧头湖水盗头目水上漂凭借熟悉地形和人多势众,就大胆向马帮帆船:“赶快投降,我们有土炮!”

杜康命令船员赶快划桨加逃离,擒贼先擒王,他端起步枪瞄准大声嚷叫的水上漂,扣动扳机。

嘣的一声,子弹打中水上漂的肩膀。

痛叫的水上漂大怒:“一个活口不留!”

小篷布船机动性好,度快,二十几艘小篷布船很快团团围住马帮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