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淬火公司(1 / 5)

落脚之地 汪楚怀 2961 字 5小时前

第十章:淬火公司(第12页)

野村炊烟,木屋茅舍,小桥流水,牧童吹笛放牛,寡妇牵驴赶鸭,白菜豌豆埂头葱,禾梨杏桃篱笆柳,河边洗衣萝裙湿,姑娘一槌敲晕一条大鲩鱼,笑声回荡在峡谷间。

山沟里也充满知足常乐的意外欢喜。

离开汉口的马太爷回到群山峻岭的哭河,走马上任巴东县县长,十八岁的四儿马霜接任牛角镇镇长,刘悟透通宵达旦开办兵工厂。

戴眼镜的马霜本是宜昌在读的学生,白皙瘦矮,但满肚子知识学问,崇尚西方现代文明,本来想去考取上海的大学再公费出国留学,却被父亲安排当官。

年纪轻轻就当上镇长,也算是一方之主。

铁匠刘悟透的料事如神被马太爷佩服得五体投地,马太爷估计初生牛犊的马霜在牛角镇压不住阵脚,就嘱咐四儿凡事听从‘太上皇’刘悟透的安排就不会错,并留下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会计杨先生辅佐,牛角镇的其它旧部全带到巴东县城展。

县城是一座城池,不是一条乡镇大街,想落地生根做大,必须有一帮嫡系人马,升官的马太爷抓紧时间在巴东县城培养势力。

矮瘦的新任镇长马霜恭敬称呼魁梧的刘悟透为‘刘大哥’。

汉阳兵工厂的机床到位,趁陈王贺三人还处在政府高位时,拥有靠山的铁匠急于开办各种工厂。

实业兴国也是中国各地新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方针,胆大妄为的刘悟透决定冒险一搏,赌上一生的命运,寻求以湖北国民政府王和谭部长作担保人,向宜昌城内的中国通商银行分行贷款五万两白银。

陈王贺谭四人均同意作牛角镇刘悟透产业开厂的担保人。

在牛角镇境内,铁匠向新任镇长马霜提出三个五年计划的展大纲,并形成刘悟透马霜杨先生的铁三角联盟。

镇长马霜同意,三人分工明确:马霜负责招兵买马建立嫡系军队经营鸦片生意作为军费修桥铺路兴建水库开办学校木材砍伐挖矿采石等壮大实力收买人心的事务;杨先生负责招商开办照相馆火柴厂服装厂医院邮局西药店银行等轻工业的事务;刘悟透独家负责水泥厂军火厂钢铁厂玻璃厂机械修理厂造船厂纺纱厂等重工业的开办业务,并向马霜供应军火武器。

乱世出英雄,兵强马壮者为王,巴东县长马太爷特别希望四儿马霜能短时间内培养出私人嫡系部队,他不惜从宜昌家族生意资金里抽出三万两白银的牛角镇供马霜招兵买马。

宜昌中国通商银行分行贷款资金到位后,‘太上皇’的机械修理厂玻璃厂军火厂钢铁厂水泥厂造船厂纺纱厂七厂齐头并进,马不停蹄占地建厂,建厂后又日夜开工生产,七厂以军火厂为重点中心优先,军火厂又以生产为主。

‘太上皇’一窝蜂从媳妇娘家樊篱部落招来沾襟待沽的亲戚一百六十多人,全部进厂上班。

七厂依次沿哭河边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园。

1913年,一夜之间,牛角镇集市大街出现了照相馆医院西药铺邮局火柴厂蜡烛厂自行车铺五金店裁缝店报纸摊等各式模仿西洋的生计商铺,四方赶集的群众开始接受。

镇政府也购置了一台无线电报,用于与巴东县政府和湖北国民政府联系。

刘悟透也购置一台,用于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