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起名(1 / 8)

落脚之地 汪楚怀 5713 字 9天前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牛角镇瓦罐码头堤边上,西风刮起,面朝波涛汹涌的哭河,刘悟透感觉自己越唱越顺口,越唱越霸气,他是刘邦的爹。

    一袋米刚生下儿子刘邦,过半年后,她又怀孕了。

    ‘太上皇’也是不好当的,如果刘悟透长期没有成功仿制出汉阳造步枪,就会失去马太爷的宠爱,衙兵们就会借机找茬,刘家在牛角镇就不好立足。

    刘悟透向媳妇秘密坦露: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前,必须成功仿制出汉阳造步枪,如果完成不了,就举家逃出牛角镇。

    ‘太上皇’竟然也有逃跑的念头,口里动不动就‘砍我脑袋’的丈夫也有怕的时候,媳妇嬉笑惊讶。

    虽说刘悟透“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但分身乏术,出门要跑码头船队衙门各种机械修理,回铺烧炉打铁造枪的同时,还要照顾啼哭婴儿和怀孕媳妇。

    家里有钱,‘太上皇’想聘请一名女佣,年薪白银二两,协助孕妻料理家务。

    出门跑腿,送货采购,一个人太累,‘太上皇’想招一个吃苦耐劳的男学徒,年薪一两白银。

    声称能看透人心的刘悟透认为媳妇娘家的樊篱族人淳朴可靠,一袋米也赞同,她建议:聘请娘家的母亲来铺里做女佣,招收娘家大哥的十四岁二儿子做学徒,有年薪又不吃亏,而且亲上加亲;人多后,居家住所与铁匠铺分离,侄子夜宿铁匠铺看守。

    好主意,‘太上皇’立即采纳。

    他先花三两白银在铁匠铺附近租好一个独立的带院平房后,再托人带信去哭河上游的樊篱族部落村庄。

    没过几天,媳妇的母亲布衣和侄子瓜瓜乘船沿哭河来到牛角镇刘家。

    樊篱族人都没有姓,铁匠灵感闪现:老婆名字叫一袋米,姓一,就给侄儿起名叫一瓜葛,岳母就叫一布衣。

    岳母老婆侄儿都同意。

    内外安排妥当后,大小五口人要吃饭,媳妇肚子里还有一个。养家糊口压力巨大的刘悟透在铁匠铺日夜加紧研究汉阳造88式步枪。

    符合尺寸的钢丝弹簧也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