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亡秦者非秦也六国也(2 / 3)

“这就带来了多的问题。”

“秦朝一统之后,为了能够快有效的调度国内的资源。”

“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五条驰道。”

“这是世界上第一套高路系统。”

“时至今日,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还能找到当年驰道的痕迹。

“而驰道是用来走战车的”

“战车的宽度是两匹马,而贵族的车马都是宽车大马,有六匹马和八匹马拉的车。”

“代表了不同的阶级。”

“当车同轨后,无形中剥夺了贵族的特权,遭到了贵族集团的反对。”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里的户不是普通的农户,而是指的是贵族。”

“指的是指楚国的三大氏族屈、景、昭三姓。”

“统一文字前,六国有着不同的文字,”

“而文字代表着知识和特权的垄断。”

“当所有的文字都必须统一到一种的时候,文人集团开始反对。”

“如果当年没有统一文字,没有做这件功在千秋,却被文人怒骂的事情。”

“那么如今的华夏大地说着不同方言的华夏人将根本无法交流。”

“而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即使一个华夏人不懂日文,通过汉字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15世纪以前整个东亚,包括南越,包括小日子,等国家全部使用的是同一种文字,”

“如今的东亚学者想要研究他们的典籍,只要是15世纪以前的,必须学习汉语,甚至是古汉语,否则根本无法看得懂。”

“并且统一度量衡后商人集团想通过特殊手段缺斤少两也开始变得困难了起来。”

“虽然统一了度量衡后,货物的流通更加的便利了,可是想让商人集团让渡它本来就占有的利益,是非常苦难的。”

“所以当秦朝完成国家一统,并且开始试图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体系的时候,”

“同时得罪了国内的贵族集团、文人集团、和商人集团。”

大秦位面

始皇帝依然紧盯着天幕,甚至都没有空搭理一旁瑟瑟抖的赵高。

天幕所说的内容和自己想的倒也差不了太多。

文人集团有什么用?不过是叫骂几句,在后世的史书上多抹黑几句。

商人集团?不过是一帮没有主见的逐利之辈,一旦有利益纠纷,散的比聚的更快。

唯一真正能对大秦造成威胁的只有六国之贵族罢了。

其他不过是乘势的附庸之辈,只是这六国的贵族,不是自己不想杀,而是实在太多了,

若是真的想将六国贵族斩杀殆尽,所戮之人只怕不下百万。

而六国之贵族对自己还是有点用的。

就算自己真的下了这个命令,也不会有人执行。

因为大秦可能直接就狼烟四起了。

本想把六国之贵族迁徙到咸阳,逐步分化他们之间的联系,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想不到自己居然没几年就死了?

如今问题摆在自己的面前,这六国贵族,杀还是不杀?

同时看向一旁已经抖若筛糠的赵高,眯起了眼睛

大清位面

雍正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