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了百货大楼之后,又去港货的半公开集散地,又去黑市……
奶瓶,奶粉,孩子衣服,玩具,各种柔软的布料,可惜没有尿不湿售卖。
李兰需要的流行杂志,更是见到多少买多少。
当然,她和霍城野的衣服裙子鞋子也没少买。
额外,又给李兰和老钟叔等家里人挑选了很多……
广省特有的茶叶、果干、手打鱼丸、藕粉、凤梨酥、杏仁饼、手工蛋卷、烧鹅、猪肉脯、腊肉腊肠……
所有东西,新鲜的,吴桂花就偷偷收进空间,不怕腐坏的,就走邮局包裹邮寄回军区。
有王大山和胡树林这两个壮汉,走到哪里都不怕危险。
吴桂花甚至跑去了海边的渔家,买了不少干贝、花胶和虾干。
想起军区给她开的采购介绍信,吴桂花找到了几个渔村的村委,大批量订购鱼干和虾干,还有海米和海带干,鲍鱼干和蛤蜊干,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最后,几个渔村总共贡献了将近两千斤的干货。
这又造成了另一个大难题!
就是这么多体积大重量轻的干货,要怎么运回军区。
幸好有徐良在身边,这小子到处钻营,也真交到几个不错的朋友,二百块送出去,居然拿到了一节火车车皮。
不但装下了所有干货儿,还空出一小半的位置。
吴桂花马不停蹄赶去熟悉的果园,又买了正当季的枇杷和簸箩,装了整整二百多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三章以后,我听你指挥!(第2/2页)
这样,一节车皮装的满满当当,就是空隙,都被塞了不少甘蔗……
徐良晒得像个黑耗子,也没少给家里买东西。
王大山和胡树林穿着棉袄棉裤过来,背着破旧的军挎包。如今军挎包换成了大号提包,袄裤也换成了半袖衫和大短裤,包里还各自塞了两套便宜舒服的长衣裤。
虽然天气热,但他们每顿吃得饱,水果不断,眼见就比之前壮了两圈儿……
等几个人上了通往京都的火车,除了吴桂花,徐良和王大山、胡树林都狠狠松了一口气。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