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就交给我吧,数学是什么的已经远离我了,但是英语还是可以的,但也只限于英语,其他科目我都忘的只剩下常识了。”
陈书翰为什么还能牢牢把握住英语没有忘到脑后,那当然是他在小的时候就对英语感兴趣,后来喜欢的歌星也是以英文歌为主,尽管后面还学习了一点点不成气候的德语。
有一点陈书翰必须要表达出来,会英语在自己的人生中添加了浓厚的一笔。
元康拿着手机回来,脸上是姚以纪和陈书翰都能看出来的欣喜,“嗯嗯,我又确认了一下。”
“总之不要放弃!”
姚以纪在陈书翰拉着元康开始说的时候,人就悄悄消失在两个人身后。
功成身退。
姚以纪要去找一下兄弟两个点名要吃的米线,上次从老家回来回来的时候,姚以纪将邻居送的东西规整规整都寄回了家中。
-----------------
就姚以纪所知道的,早在汉朝就有制作类似米线的厨具,是压条器具,书中有记载,“粲”()以米作糊状,再以绢布过滤,最后压出线形,类于今日大众所知的米线工艺。
第二日傍晚,时间走到八点整,对面高中的铃声响起。
姚以纪起身走进后厨,中间还打了一个哈欠,有点困了。
后厨的灯光是暖光的,取出从老家带回来的米线,米线在灯光下看起来有一种顺滑的感觉。
按照师傅传授的秘诀,将米线浸入温水,水面立刻浮起细小的气泡,像是给米线披上一层纱衣。
元康从学习中拔出心神,正好活动一下身体,出现在姚以纪的身旁。
姚以纪直接抓起米线重新投入沸水中。
“看好了时间。”
沸水中的米线从僵硬变得柔软透明。
时间一到,姚以纪又迅速捞起米线投入冰水中,米线表面瞬间凝结出一层晶莹的水膜。
元康看着温水和沸水两种不同情况下的米线,有些好奇地用洗过的手捏起两种米线对比。
温水泡发的断开的截面呈均匀,看起来纤维完整,沸水中出来的米线虽然外观相似,但在指尖轻轻一捻就断裂。
姚以纪适时解惑:“沸水煮的得靠高汤入味,泡发的能保原味。”说罢,他把两种米线分别装进不同的篓中。
紫皮洋葱在砧板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元康手中无实物的看着姚以纪的动作,是刀尖先划开表皮,然后保留根部让切片时不至于散开。
刀刃与砧板碰撞的“哒哒”声在厨房中格外清楚,洋葱很快变成了一堆均匀的碎末,挥发出的气味元康不讨厌,还觉得有些甜?
这个甜,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
西红柿是今天最后剩下,还有三颗,姚以纪拿在手中感觉表皮已经开始发软,刀刃沿着番茄脐上切入,饱满的果肉立刻渗出金红色的汁水,籽粒镶嵌在其中。
在开火之前姚以纪指挥着元康在冰箱中拿出一个罐罐,里面是姚以纪空闲时候做的番茄酱。
“用这个,颜色正,还提味儿。”
元康注意到酱体浓稠得能挂住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