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外患内乱一锅端(2 / 4)

大特色就是高丽婢和一些幼童,会被培养成……书童,带出去有面子,物以稀为贵,就像柴火雕花和馒头馅里的葱花也要雕一样。

因仰慕中原文化,他连名字都是后来自己更改的——“孝”

寓意着要做燕山军的儿子,“贞”

代表着誓死不变的忠心绝无二心。

军中同僚时常笑他过于较真,文书账目总要反复核对三遍,操练值勤从不懈怠。

正是这股较真的劲头,让孙长清看中了他,将他从小旗一路提拔至千户。

旁人说他靠的是运气,唯有孙长清看重他认真细致的特质,认为他天生就是做参谋的料。

“金千户,守关辛劳了。”

“愿为侯爷效以死力!”

张克颔示意,旋即朝着关内的衙署移步而去。

金孝贞小步疾行跟上,自亲兵手中接过一本装订齐整的册子,双手恭敬呈上:“侯爷,此乃那帮官员的情报。”

张克落座于主位,翻开册子。

每一页皆工整地记载着一名官员的姓名、官职、出身背景,甚至还有一些坊间八卦,字迹娟秀工整,显然是金孝贞亲自誊录的。

“他们持有官凭,还有吏部的勘合,末将未敢让他们入关。”

金孝贞立于一旁汇报道,“已让他们返回等候。

只是人员众多,末将担忧擅自处置他们,怕会给侯爷招来麻烦。”

“这些消息从何而来?”

张克头也不抬地问道。

金孝贞眼中闪过一丝自得之色:“末将挑选了几个机灵的兵卒,乔装成挑夫力士,花了些银子混入乐平县。

那些官员的随从口风不严,使些钱财,连有几处外宅都说出来了。”

“三子。”

张克突然开口。

一直静立在旁的亲兵即刻上前:“侯爷?”

“燕山军自有燕山军的规矩。”

张克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此类信息费无需金千户自掏腰包。

赏赐金孝贞五百两,记在燕山局特别情报经费项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属下这就去办理。”

金孝贞又是一个深深的鞠躬:“谢侯爷赏赐。”

张克挥手示意他退下,重新翻开名册。

名册的页记录着燕州布政使张文翰的详尽履历。

张克的目光在“礼部郎中”

四个字上稍作停留,嘴角微微下撇。

礼部那帮人的行径他再清楚不过——清水衙门里的“生意经”

,售卖考题、篡改名次、包庇作弊……五万两银子,怕是这位张大人半生的“勤恳所得”

翻至下一页,燕州按察使周明远的记录令他眉头一蹙。

“捐监出身……司马藩第九房小妾的父亲……”

张克的手指下意识地加大力度,在纸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凹痕。

司马藩那老登,今年将近五十岁了吧?

这周明远为了攀附权贵,竟将女儿送给年纪长于自己的男人做妾室。

念及此事,他胸口涌起一阵厌恶之感,忍不住低声咒骂:“万恶的封建社会。”

名册一页页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