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可以飞往月球了。”林羽笑著说道,眼中满是对二人的信任。“太好了!”二人兴奋地异口同声道。回想起在国家队时,他们还只是候补航天员,参与太空任务的机会渺茫,无数次的等待和期盼,换来的却总是失望。没想到来到羽林集团后,反而能更快地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林震宇和陈枢源的心中顿时燃起了对这次任务的满满干劲。林震宇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驾驶著月隼號冲向太空的画面;陈枢源则微微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次任务中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
林羽又和他们亲切地聊了一会儿,详细询问了他们对太空任务的看法和准备情况。林震宇充满激情地讲述了自己对太空探索的热爱,以及对月隼號性能的初步了解,他相信凭藉自己的飞行经验,一定能驾驭好这架先进的宇宙飞船。陈枢源则从专业角度出发,阐述了对太空环境和任务挑战的认识,以及他在生命保障系统方面的一些独到见解。隨后,便安排李明塬带二人去试飞场地,参与月隼號的修整保养工作,让他们跟著现场工程师全方位地熟悉月隼號的构造、性能以及操作细节。看著三人离去的背影,林羽缓缓坐下,思绪不禁回到了当初挖掘这两位人才的过程。
林震宇现年才33岁,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在蓝天之上,他驾驶过歼 - 36、歼 - 50等一系列先进战机,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上千小时,每一次飞行都像是在与天空进行一场亲密对话。他还多次参与实弹演习,在实战的硝烟中锤炼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之所以能入选国家航天员预备役,凭藉的不仅仅是出色的飞行技能,还有他那超强的极限环境適应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他来自於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父亲作为陆军老兵,从小就以军人的纪律和责任感薰陶著他。在家庭的影响下,他自幼崇尚纪律、责任和奉献精神,进入航天员队伍,成为探索宇宙的先锋,一直是他个人职业梦想的巔峰。每当他仰望星空,心中便涌起对未知宇宙的无限嚮往,渴望有一天能亲自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而陈枢源年龄稍大一些,现年35岁,毕业於顶尖航天工程院校哈工大,拥有太空飞行器设计与生命保障系统工程双博士学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术精英。他曾深度参与国家航天项目关键分系统的技术论证工作,凭藉卓越的专业能力,通过了极其严格的选拔进入预备役,国家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將他培养成为技术型、工程师型航天员。他出身於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成长,让他兼具工程师的严谨和知识分子的思辨精神。在实验室里,他常常为了一个数据、一个设计方案,废寢忘食地研究,对知识的追求近乎痴迷。他深知太空探索的艰难与伟大,一直渴望能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两位优秀的人才,当初可是林羽费了好大的力气,死缠烂打从上级领导那里“挖”来的。要不是看在林羽和羽林集团为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的份上,国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人的。当时,林震宇和陈枢源对於离开国家队加入羽林集团也並不乐意,毕竟国家队是他们一直为之奋斗的地方,那里承载著他们的梦想和荣誉。是林羽亲自找到二人,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后续的太空探索计划,向他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