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
但浮肿的眼袋和苍白的面色,暴露了纵欲过度的痕迹。
“天命在朕,东出必捷!”
李势高声呐喊,声音在雨水中,显得有些虚弱。
台下响应,稀稀拉拉,显然士气不高。
祭旗完毕,大军开拔,李势亲自率领中军。
以李奕为先锋,解思明负责后勤,浩浩荡荡向东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军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度缓慢。
雨水使道路泥泞不堪,不时有车辆陷入泥潭,士兵们疲惫不堪。
更糟糕的是,粮草供应,很快出现问题。
由于准备仓促,后勤混乱,许多部队出不久就断粮了。
士兵们不得不采摘野果、挖掘草根充饥,怨声载道。
“照这样下去,不等见到东晋军,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李奕担心地对解思明说。
解思明苦笑:“我已派人,紧急征调粮草…”
“但蜀中连年征战,府库空虚,百姓贫苦,恐难以为继啊。”
李奕沉默片刻,突然道:“相爷,若事不可为,当以保全,将士性命为重。”
解思明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但眼神中有了决断。
十日后,成汉军终于出蜀入楚,抵达巴东地区。
这里已是,东晋疆域,村庄相对富庶。
李势立即下令:“就地取粮!
敢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这道命令,开启了灾难的序幕,饥饿已久的成汉士兵,如狼似虎地冲进村庄。
抢粮夺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原本就对,成汉统治不满的巴东百姓,更是怨声载道。
村庄组织抵抗,但面对正规军,村民们的抵抗如同螳臂当车,很快被血腥镇压。
烽火在巴东大地升起,哭声响彻云霄。
消息很快传到江陵,镇守荆州的东晋名将桓冲大怒。
“蜀虏安敢如此!”
立即调集兵力,准备迎战。
与此同时,远在竟陵天门山的冉闵,也接到了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势果然东出了。”
冉闵看着情报,面色平静,“比预想的还要快。”
墨离分析:“成汉军沿途劫掠,已失民心,但兵力雄厚,有一战之力。”
慕容昭道:“战端一开,受苦的还是百姓。
巴东多地已遭兵燹,流离失所者众。”
冉闵沉吟片刻,下令:“加强戒备,但暂不介入。
先观其变。”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很快,一个意外事件,改变了冉闵的决定。
第二幕:烽火天
巴东战事,迅升级。
桓冲不愧是东晋名将,他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
主动放弃一些城池,引诱成汉军深入,然后设伏痛击。
李势初战得利,连下数城,更加骄狂:“东晋军不过如此!
传令三军,直取江陵!”
解思明劝谏:“陛下,我军孤军深入,后勤不继,恐中敌人诱敌之计啊!”
李势不以为然:“丞相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