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和仇恨。
从不同的方向,如同溪流汇入深潭,聚集到这终南山的幽谷之中。
他们中有通晓律法的寒门士子,有擅长医术的铃医,有精通卜筮星象的方士。
更有大量被苛政逼得活不下去的,普通农民和手工业者。
王猛的政策很明确,不同出身,不同才能,皆有其用。
文人考核其政见、实务能力,工匠检验其技艺、创新思维。
军士评估其经验、忠诚度,普通流民,也按其体力、技能安排垦荒、筑屋等。
这里没有绝对的闲人,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也在为一个模糊,却充满希望的未来,贡献着力所能及的力量。
第二幕:择新木
这一日,庄园外来了一伙,格外引人注目的人。
约莫二三十骑,虽人人面带风霜,衣甲破旧,甚至带着伤。
但队列森严,沉默寡言,眼神中带着百战余生的悍戾之气,和一丝丝的悲怆。
为首一员将领,年约三旬,面容冷峻,一道刀疤从眉骨划至下颌,更添几分凶悍。
他胯下战马神骏,虽瘦骨嶙峋,却依旧顾盼自雄。
他们并未直接闯入,而是在谷口停下,派出一名哨探,上前通报。
“陇西镇将,李威将军麾下斥候营都尉,张蚝,求见王景略先生!”
哨探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
“张蚝?”负责警戒的庄园护卫头领,闻言一惊。
这个名字,在关中军中小有名气,并非因为官职多高。
而是因其勇冠三军,有“万人敌”之称,更因其是,已故陇西镇将李威的心腹爱将。
李威不久前,因拒绝执行苻生,一道明显会导致边军哗变的荒唐旨意。
被赵韶诬陷“通敌”,锁拿回长安,据说已惨死狱中,其部下也多受牵连。
邓汉闻报立刻赶来,见这伙人虽狼狈,但军纪严明,煞气逼人,知其非同一般。
他一面安排人飞报王猛,一面将张蚝等人引入一处僻静院落暂歇,提供饮食热水。
稍顷,王猛并未亲自前来,而是派人请张蚝一人,至“蛰庐”书房相见。
这是一种谨慎的试探,也是对张蚝身份的重视。
书房内,王猛看着眼前这位,伤痕累累却站得笔直的年轻将领,直接问道。
“张都尉不在陇西戍边,为何擅离职守,到此山野之地?”
张蚝猛地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并非擅离!”
“李威将军蒙冤被害,赵韶党羽欲将我部将士尽数编入‘敢死营’,送往河北送死!”
“弟兄们不服,哗变突围而出…三百弟兄,如今只剩这些了!”
他的声音充满了悲愤,“末将等已是无根浮萍,天下虽大,却无我等容身之处!”
“久闻先生大名,东海王仁德,故特来相投!”
“愿效犬马之劳,但求一条活路,他日能为李将军,报仇雪恨!”
他话语直白,毫不掩饰其处境和目的。这种军人的直率,反而更显真实。
王猛凝视着他:“你可知投奔此地,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