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
说实话,一开始罗逸在看到它时,在欣喜之余是有点懵的。
啥情况,为什么我一直在跟亨利练盘带,结果最后蹦出来的是一个卡卡式的突破,而不是亨利式的
不过仔细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它毕竟不是通过系统任务来给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训练来涨上来的,跟训练对象关係不大。
系统给的这种特性,一般都是最適合自己的。
说到卡卡和亨利的盘带,其实两者本身就有很多相像之处,但又有一些差异。
两人均以直线突破为核心盘带逻辑,擅长通过爆发力撕裂防线。
这种风格源於他们顶级的加速能力和对抗中保持平衡的控球技术。
而相较於哨技巧,两人更追求简洁高效的突破方式,这也与罗逸的习惯不谋而合。
当然了,亨利的盘带推进常以边路至禁区肋部为路径,而卡卡则偏好中路长距离奔袭,而且亨利步频更快,卡卡则步幅更大。
这对於基本上都是在球场中路活动,且经常要突然后插上的罗逸来说,肯定还是卡卡的方式更贴合。
在过人的技巧或战术作用方面,卡卡也更偏向於一名中场球员。
卡卡的盘带更多用於衔接攻防转换,经常可以依靠大腿摆动幅度和触球精度实现变向,然后从中场斜向切入肋部,利用防守者转身时差完成致命一传或远射。
从这一点来说,亨利的盘带则更多是前锋的方式,即服务於直接得分,常以內切后搓射或倒三角传球作为终结手段。
如此看来,显然还是卡卡的盘带方式,跟罗逸目前在球队中的定位更加吻合!
现在这一把“新武器”到手,罗逸也是更加期待与大巴黎的这一场决战了!
5月15日,也就是比赛前一天的下午。
摩纳哥球员们跟隨教练组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程。
这场比赛其实对摩纳哥来说是有点不太“公平”的。
因为法国杯赛的决赛是一场定胜负的比赛,而这场比赛都是在中立场地巴黎王子公园球场进行的。
但“凑巧”的是,巴黎王子公园球场正是巴黎圣日尔曼队的主场!
於是,这场比赛其实相当於大巴黎是在主场迎战摩纳哥,天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当然了,这种事情在世界足坛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就像在英格兰,几乎所有的杯赛决赛都在温布利大球场进行。
而在2017-2019年期间,热刺因白鹿巷球场翻修,便临时使用了温布利大球场作为主场,用了两个赛季。
如果这个期间热刺能杀到杯赛决赛,那他们同样可以在主场作战。
不过幸运的是,由於他们是热刺,所以就没有享受过这样的优势。
但话说回来,这样的“主场”作战,跟平常的主场还是不太一样的。
至少在观眾人数上,“主队”和“客队”是大体持平的,毕竟球票还是要按中立的標准来发售的。
只不过,如果加上中立部分的球票,大巴黎的球迷还是会多於摩纳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