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吾等以死士为先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尚有胜算!
若待其壁垒森严,便是千军万马亦难撼动!
尔等可愿随某,行此险招,以报主公之恩?!
』
韩浩的威望和决绝感染了众人,尤其是那份『报恩』的悲壮感。
军校心腹们轰然应诺:『愿随将军死战!
』
……
……
韩浩再次求见曹义和荀恽,这次他不再慷慨陈词,而是直接请命:『末将愿立军令状!
亲率本部精兵八百,趁夜突袭司马军堡!
若不能克,甘当军法!
』
曹义和荀恽对视一眼,眼神复杂。
曹义他内心深处,既怕韩浩成功抢了风头,显得自己无能;又隐隐希望韩浩能赢,替他解决这个棘手的麻烦。
大概就是既害怕兄弟苦,更怕兄弟开路虎。
毕竟如果说真的放任司马懿在侧翼修复了军堡,到时候真出了什么问题,曹义他同样也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所以,当韩浩再次前来,并且坚定的表示要攻克军堡的时候,让韩浩去『试试』,成了最符合曹义利益的选择。
成了,他有调度之功;败了,是韩浩自己请命,军令状在此,与他无关。
更何况还有荀恽的『策略』……
曹义看了一眼荀恽,没有马上表态,因为他知道荀恽会先开口说话的。
荀恽则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冷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意,看着韩浩。
韩浩的坚持在他眼中,就是冥顽不灵,是对他们权威的再次挑战的表现。
既然这老匹夫非要去打军堡,那就让他去打!
就算是韩浩输了,也能在曹丞相面前证明自己是有『卓越远见』的,至少证明他在事前已经遇见了危险,并且做出了提醒和建议,只是韩浩不愿意听而已!
不是自己胆怯畏战,而是韩浩无能!
况且,用韩浩的败绩,更能衬托出他们『稳守』策略的『正确性』。
『韩将军忠勇,实乃我军楷模!
』
荀恽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一丝虚伪的赞许,『既然韩将军执意如此,又是愿立军令状……曹兄,不如便允了韩将军?也好探一探那司马的虚实……』
曹义沉吟片刻,故作凝重地点点头:『也罢!
韩将军既有此心,本将便准你所请!
不过……』
他话锋一转,带着明显的推卸和限制,『为防司马氏声东击西,主力精锐不可轻动。
将军只能率本部八百兵卒前往。
另外,我再拨你……两百新征的民夫,负责搬运器械、填埋壕沟,以免将军本部兵卒疲惫……切记,务必小心谨慎,若事不可为,退!
保存实力为上!
』
韩浩心中冷笑,对这份『有限支持』和『切记务必』的用意,洞若观火。
这是山东中原的潜规则。
就像是封建王朝之中的『原则上』。
原则上不允许。
但是实际上……
出了问题,因为『原则上』不允许,所以必然是那大谁何工作不细致,不严谨,不规范,有什么后续追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