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震动(2 / 3)

才有希望进入皇帝的视线。

这更显出这次会试名次的重要。

“但他答的再好,也不如这一位了。”

周墉一边看答卷,一边胡思乱想。

突然,他站了起来。

“此卷或有会元之资,我当荐於次辅面前。”

拿了誊录的卷宗,转身直奔正厅。

同一房的同考官们,都震动了。

“出了会元卷”

“孙兄,究竟是何等答卷”

姓孙的官员苦涩一笑。

他很想告诉他们,那份答卷观点激进,不,是十分激进,甚至到了危言耸听的地步。

但是看著周墉步履匆匆的去了,这话他又哪里敢说:“若真得了会元,以后还有我的好”

突然,他神色一怔,若有所悟。

不提他悟了什么,对门的礼部侍郎李正甫听闻消息,心急火燎的拿著自己属意的答卷,紧跟周墉身后,直奔正厅。

“可不能让他抢了先,若是会元是他举荐的,这次的会试功劳,岂非被他超出一头”

这些虽然是小事,只要参与了这次改革后的会试,就算是一件大功。

但现在可是爭夺入阁机会的关键所在,他最大的对手,就是这位翰林学士。

会元的举荐虽是小事,但李正甫也不愿落后一头,以免因为这等小事,被周墉压上一头,直接影响了入阁的大事。

他的脚步不慢,几乎是前后脚到了次辅卢太初的面前。

“次辅,我这也有一份会元之资的答卷,特来奉上。”

卢太初皱著眉头,紧盯手里的答卷,下意识对著声音的方向,挥了挥手。

李正甫暗叫坏了,显然周墉推荐的这份答卷言之有物,让次辅都入神了。

但他不敢放肆,垂手站在一边,安稳后,偷偷去看对面的周墉。

一旁的周墉,看著李正甫暗暗打量他的眼神,暗暗摇头:“国事如此艰难,大臣们却只沉迷在勾心斗角之中,如何明了真正的朝廷大事”

想到这里,自己首先自责了起来:“我也是个俗人,倒也不必说他人了。”

却是想到这些年,只图官位晋升,对於真正的朝廷大事,也並没有多么上心:“便说这对金人金朝的判断,竟然不如这位提出百年大计的举子,惭愧,惭愧啊”

他已经看完了答卷,几乎將对方的对策一一熟悉在心,此刻想来,竟然十分赞同对方的判断,提不出一丝的质疑。

但这是他。

次辅卢太初显然不这么认为:“此策真叫人振聋发聵,但是否太过悲观了”

答卷中,对於金人的强大,做了详细的论述。

根据这位举子的说法,现在的金人,如果论骑射功夫,可谓举世无敌,若是南下,恐无一人能挡。

这一点,卢太初只是觉得夸大了许多,当然,他心里未尝没有这样的担忧:

“近年几次交手,我朝竟无一胜,难道他说的是真的若对方全力南下,亡国灭朝,就在今日了”

这一点他认为有夸大之嫌。

后面对於金人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