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更为猛烈的惊喜(3 / 4)

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在泰山聚集。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昏晓’,黄昏和早晨。

    ‘阴阳割昏晓’,是说由于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黄昏和早晨。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展现出是泰山主观将其割成这样的。

    是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

    一个“割”字,使静止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一种主宰的力量。

    第三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诗人见到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

    ‘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眼眶都似要决裂开来。

    ‘归鸟’是指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但诗人却还在望,舍不得闭眼。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才能让诗人如此着迷?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一句为绝响,一定要登顶泰山,举目远眺,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

    此句无需做过多解释,任何人只需一读,便能感受到那雄视一切的豪情。

    最后,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此诗在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上的精妙奇绝。

    此诗名为《望岳》,那么,诗人是如何‘望’的呢?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远望。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近望。

    第三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细望。

    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俯望。

    由远到近,再由细到俯,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