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咏鹅(3 / 4)

己先偷偷的欣赏好了。”

    这样想着,白易不动声色把李凡的古诗作品点开。他是诗人,自然是要先看古诗了。

    白易先是疑惑的“咦”了一声,这首诗似乎比较普通啊。不过很快,白易又忍不住拍案叫绝,“真有那小子的。”

    柳元见对面的白易一惊一乍的,开始有些想不明白,“我说老白,你这是在干嘛呢?”不过很快就明白过来,“好你个白易,太不厚道了,居然不告我一声就自己先看了。”

    柳元说完,也不等白易回话,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电脑的网页也刷新了一下。果然看见李凡已经上传了作品。

    “那老小子,待会儿再找他算账。”柳元心里这样想着,也点开了古诗。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柳元把这首小诗读完。也是先“咦”了一声,随后才哈哈笑道:“真有那小子的。”

    对面的白易这个时候笑道:“老柳,学我说话这可不太好啊。你也看到这首诗了?”

    柳元哼了一声,“刚刚那事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倒是先说上了。不过,这首小诗的确令人叫绝。”

    白易点头赞道:“是啊,初看普通,可细看又令人拍案。最重要的是,它太适合小儿学习了。这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诗啊!”

    《咏鹅》是前世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小时候的作品。

    这首千古流传的小诗,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但在艺术造诣上,却堪称一绝。

    在这首小诗中,小骆宾王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拟人的手法,把鹅的叫声说成是在唱歌。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交相辉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小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小诗人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小诗人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