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阿福求姓归时氏,怡红暖语是家人(3 / 3)

闹闹的,恍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她其实并不叫做时念,是后来随了养父的姓。

    养父知道她挂念原来去世的父母,这才取名一个念字,也算是全了她时想时念的那颗心。

    而阿福从“街头乞儿”到“有家之人”的蜕变,是怡红院从“戏园”到“家”的见证。

    夕阳西斜,落在“文道之地”匾额上,把“民生为文,正义为道”照得格外亮。

    阿福蹲在模型区,用细木杆在沙地上写“时阿福”,歪扭却一遍又一遍;

    吴婶在灶房备晚饭,哼着刚学的《悯农》;

    浅醉和素心坐在回廊下,讨论排戏加“时阿福教孩子做模型”的桥段。

    时念走到阿福身边,看他写的名字轻声道:

    “不管姓什么,怡红院都是一家人,这点永远不变。”

    阿福抬头,眼里满是光:“我知道!念姐是时先生,我是时阿福,咱们都是一家人!”

    晚风卷着槐花香,把这话吹得满院都是,也吹过每个人心头。

    青石板上,“时阿福”的名字在沙地上泛着浅光。

    像颗找到根的种子,在“家”的土壤里,悄悄扎下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