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怡红暖意盼新生,盛会筹备细周全(2 / 3)

标注“重点环节”,蓝色写“译官对接时间”,黑色补充“应急方案”,连“使臣入场时递茶的时间”这样的细节,都用小字记在页边。

    时念从抽屉里取出个小木盒,里面装着枚铜钥匙。

    打开盒子,是一本泛黄的账册。

    这是她初接怡红院时记的第一本账,封面写着“怡红院改造支出”,里面记着“买木料五根,银二两”“雇工匠修缮戏台,银五十两”。

    那时候的字迹还带着初掌事务的生涩,是她从青楼改造戏园的见证。

    “念姐,乔夫子来了!”

    十四的声音从院外传来,打断了时念的思绪。

    乔章林手里捧着个锦盒,里面装着皇帝的致辞稿,瞧着像是刚从宫里出来。

    “陛下的致辞稿定稿了,特意让我送来给你过目。”

    乔章林展开锦盒里的明黄绢纸,展开,开头便写着:

    【民生为本,文化互鉴,此乃文盛之会的初心。】

    后面还提及“怡红院推动的公平交易、知识平权,实为南齐民生之幸”,字里行间满是对怡红院的认可。

    时念逐字读完,目光在“知识平权”四字上顿了顿。

    当年为了推动蓝星文化的那些过往就像是默片重播,一帧又一帧闪过。

    她轻声道:“陛下这致辞,算是说到了百姓心坎里。”

    “那是自然。”

    乔章林坐在对面锦凳上,喝了口热茶:

    “翰林院的同僚们看了,都说这是近年最贴近平民的致辞,没有官样文章的虚浮。”

    “对了,陈大人也来了,在模型区等你,说要确认使臣座位排序。”

    两人刚走到模型区,就见陈立威拿着座位图蹲在西街模型旁,身边围着几个顺天府差役。

    模型区的玻璃罩擦得透亮,多国商队的细节栩栩如生,阿福正拿着小抹布反复擦拭。

    陈立威举起座位图,指着上面的标注道:

    “按地域排序,西疆和北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