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威他们展示的西区商业街,就被眼前的热闹震撼。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人们穿着特色各异的服饰。
然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英国公脚步一顿,顺着方向望去——
戏台之上的悠扬旋律、商贩喧嚣的吆喝、还有行人的交谈,明明是很嘈杂的环境,却意外让人觉得并不吵闹。
“国公爷?您怎么在这儿?”身后传来一道略带惊讶的声音。
英国公回头,见是柳儒绪。
自从上次英国公劝他“皇家无亲情”,柳儒绪虽表面应下,心里仍觉错失为玉贵妃争名的机会。
此刻见英国公,还是忍不住上前搭话。
“随便逛逛。”
英国公语气平淡,目光仍在海产摊上:“你呢?也来瞧热闹?”
柳儒绪走近几步,压低声音:
“国公爷,昨儿我见静妃还在给寒门官员送笔墨,贵妃娘娘却彻底歇了争后位的心思,您说……”
“咱们是不是太保守了?”
“文盛之会这么好的机会,七皇子若能露脸,将来储位说不定有希望,您还觉得不争后位是对的?”
英国公转头看他,眼神里有了然也有严肃。
他抬手指向不远处的怡红院赠书摊。
几个西疆商队伙计围着摊前伙计,捧着《蓝星故事集》西疆译本连声道谢。
“你看时念。”
英国公声音轻却字字清晰:
“她商户出身,没世家背景、也没有身份地位,却赢得了人心,你以为是为什么?”
“靠编民生戏,让百姓和外商共情,靠设公平交易署,让渔民多赚钱,靠赠书,让寒门学子有书读。”
“她没争过任何名位,却让陛下为她下旨,让十二国使臣认可,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她明明什么都没有争,但偏偏她却有了最重要的东西。”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