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应急备用银子,咱们用的是该用的银子。”
“再者,文盛之会办好,各国使臣认可咱们的民生成果,说不定能带动各州府书坊生意,长远看不亏。”
吴婶也跟着劝:
“阿念说得对,要是文化册送晚了,使臣看不懂民生成果,之前的排练、模型都白费了,这银子得花。”
张珂源看着吴婶认真的眼神,又看了看书坊里整齐的拓本,终还是将心里的那股劲儿放下。
拿起笔在账本上添加上这一笔原本并没有的支出。
对于张珂源的行为,时念并未生气。
首先张珂源的出发点是为了怡红院,并非他个人的利益。
再者,她并非一个完美的圣人,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她始终相信能在别的人身上学到一些自己没有或者不会的东西。
这也是为何,她一直容忍他们表达自己。
她并非独裁者,而是引导者。(算是回应你们之前说念姐一直容忍伙计们的问题。)
只要不是涉及底线的大问题,她都可以容忍,可以倾听。
晚霞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上时,十四和大力的快马终于从盛京出发。
马行伙计牵着两匹健壮黑马,马背上绑着防水布包和干粮。
十四和大力穿着厚实棉袄,对时念拱手:
“念姐放心,我们定把东西安全送到宁县,让印刷坊尽快刊印!”
时念点头,看着快马消失在巷口。
夜风卷着初冬凉意,吹过怡红院青石板,却没散半分暖意。
正月十五。
晨光带着清冷雾气,漫过怡红院。
晚晴和张珂源已经收到大力送回来的消息。
信上字迹有些潦草却能清晰辨认,隐约能看出一点乔章林的影子。
【油墨充足,已启动加急印刷,后日可送抵盛京,望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