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民生议事区暖民心,太子旧部造谣言(2 / 5)

bsp;   吴婶也成了议事区的“常驻嘉宾”。

    谁要是没吃早饭,她就从灶房端来热馒头、塞块糕点;

    谁要是着急赶工,把孩子留在议事区,她就帮着带娃,教孩子认“民”“安”“平”等简单的字。

    有次粮商不服气,派了个小厮来议事区捣乱,拍着石桌喊“怡红院多管闲事,粮价高低是我们的自由”。

    吴婶手里拿着锅铲就从灶房冲出来,嗓门比小厮还亮:

    “我们议的是百姓吃饭的事,碍着你什么了?”

    “再闹我就报官,让顺天府查你们囤粮的黑账,看你们还敢不敢嚣张!”

    小厮被她的气势吓住,灰溜溜地跑了,引得百姓们哈哈大笑。

    暮色降临时,张珂源拿着新整理的《怡红民生建议册》快步走来,脸上满是笑意:

    “念姐,好消息!”

    “顺天府采纳了咱们提案!陈府尹还说,以后每月要派专人来议事区收建议,让咱们这议事区,正式成为顺天府的‘民间民生窗口!”

    时念接过册子,笑了笑。

    这哪里是陈立威答应了?

    分明是皇宫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答应了。

    只怕之前那位王江悦和盛京书肆的王尤劲也都是南齐帝的人。

    其实,一开始她也想过要不要直接撼动那些不合的旧制。

    可正逢于国公倒台的当头,她若是不利用这个机会彻底立足怡红院,将来或许便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阿福扛着梯子过来,要把新的议事主题“秋收备粮”贴在老槐树下的木板书上。

    她的嘴里还哼着刚从浅醉那学的调子。

    “念姐,咱们这议事区,比咱们城西的戏台还热闹呢!”

    “百姓都说,这是咱们盛京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时念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怡红民生议事区”的木牌上。

    这处小小的院落,或许改变不了整个南齐的民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