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温府暖意融嫌隙,流言突至起风波(2 / 5)

强,只当她是松了口。

    他喜滋滋地用锦盒把镯子装好,转身就要去找流芝,刚走到门口又被温母叫住。

    “大婚那日……”

    温母的声音有些发涩,指尖攥着衣角,“让你媳妇穿得厚实些,腊月天寒,别冻着身子。”

    温简明愣了愣,随即笑得见牙不见眼,连眼角都弯了。

    “哎!我这就去跟怡红院和流芝说!”

    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温母重重叹息一声。

    流芝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子,该有多好。

    诗会上她那句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字句里都是灵气,这般才情,放眼盛京也是好的。

    炭盆里的火星“噼啪”作响,映得妆奁上贴的“喜”字忽明忽暗。

    “罢了!罢了……”

    或许怡红院戏文里说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是真的。

    她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暮色降临时,怡红院的红灯笼次第亮了起来。

    雪光映着暖黄的灯光,把整个院子都裹在一片温柔里。

    吴婶把绣好的嫁衣在炕上铺开,大红绸布从炕这头垂到那头。

    金线绣的并蒂莲旁,流芝刚绣好两只粉蝶。

    针脚虽有些歪歪扭扭,蝶翅的纹路也不够整齐,却透着股鲜活的憨气,像两只刚落在花瓣上的活物。

    “温家遣人送了些点心来。”

    浅醉拎着个描金食盒走进来,食盒上还系着红绸带。

    “说是温夫人亲手做的糕点,还附了张字条,问嫁衣的领口要不要添些珍珠。”

    流芝下意识的瞧了一眼时念,见她正望着窗外飘落的雪。

    半晌才听到她轻声道:“看来这才子佳人的戏,能唱得圆满。”

    吴婶把嫁衣小心叠好,红绸上的金线沾了炭盆的暖意,摸起来暖烘烘的。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