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师父找的徒弟,按道理该让两位师父来起名才对。
可最后,三个孩子还是落了数字名,按年龄依次排了序。
林海生给出的借口很实在:“既然是丫头你买回来的人,自然该你说了算!”
直到他走远了,时念还能隐约听见他的嘀咕:
“当师父的,向来是给徒弟起表字,什么时候连取名这种事,也轮到他们来了……”
等给三个孩子备好生活用品,吴婶才犹犹豫豫地找了过来:
“阿念,那个……如今院里人越来越多,咱们后院的房间,怕是有些不够住了。”
时念这才猛然反应过来。
这段时间她一门心思往院里添人,压根没顾上怡红院后院还有多少空房间。
吴婶能憋到现在才说,想必是在心里琢磨了好几天。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一开始后厨的人是两人一间房,后来念一他们来了,就改成了三人一间。
前些日子时念又带了十几个人回来,最后索性五个人挤一间。
女眷这边倒还勉强能接受,可汉子们那边就不太好受了。
住得最挤的一间屋,里头足足塞了八个人。
吴婶后来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大家都嫌十五脚臭,没人愿意跟他住一屋,最后十五那间房反倒只住了三个人……
起初吴婶也没太当回事,可眼看时念还在往院里添人,她才不得不找上门来。
时念噎了一下,略一思索问道:“春螺巷附近,还有闲置的院子吗?”
吴婶摇了摇头:“没了。”
自打怡红院名气起来后,春螺巷周边也跟着热闹起来。
有不少家境殷实的公子,甚至专门在这附近置了宅院,就为了能早点进怡红院占个好位置。
只不过这么做的人还不算多。
时念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又问:“那最近的院子,离这儿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