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先礼后兵(3 / 8)

bsp;左首第一人,会稽功曹,虞翻。

    虞翻面色沉静,目光却像藏着钩子,与王朗的书卷气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能看透人心的精明。

    他偶尔端起茶盏,视线却飘向堂外,眉宇间凝着一抹忧色。

    右首坐着的,是原丹阳太守周昕。

    自从丹阳被孙策攻破,他便成了丧家之犬,辗转投奔故交王朗。

    此刻他脸上满是阴沉的愤恨,手掌死死按在腰间的剑柄上,像一头随时准备扑咬的孤狼。

    沉闷的气氛中,一名亲卫脚步散乱地冲了进来。

    他满头是汗,神色惶急,双手高高捧着一卷火漆封口的竹简。

    “启禀府君!曲阿急报!”

    “孙策遣信使送来书信,言明八百里加急,须亲手交予府君!”

    “孙策?”

    王朗缓缓放下书卷,眉头蹙起。

    这个名字像一根毒刺,瞬间刺痛了在场的所有人。

    尤其是周昕,听到这两个字,按剑的手背上青筋坟起,牙关发出咯吱的声响。

    “呈上来。”王朗的声音听不出波澜。

    亲卫躬身上前,将那卷竹简呈上。

    竹简入手,沉甸甸的,透着一股不祥的分量。

    王朗挥退亲卫,用小刀割开火漆,一寸寸展开竹简。

    他的脸色,也随着展开的竹简,一寸寸地变化。

    起初,他还能维持着名士的风度。

    可读着读着,他清瘦的面颊涨起一片血色,呼吸也变得粗重。

    竹简上的字迹龙飞凤舞,笔力雄健,字里行间那股霸道狂傲的气焰,几乎要透出纸背,扑到他的脸上!

    前半段,极尽夸耀孙策军威,如何横扫江东,所向披靡,视会稽如探囊取物。

    后半段,又话锋一转,描绘归顺后的锦绣前程,许诺高官厚禄,保全王氏满门荣华。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