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篇第3章 乱世中的名臣大将们(一)(9 / 10)

意外撞入 五哥姓王 6638 字 7天前

nbsp;第二天,夏钧借口巡视防区,半路拐到了昌阳,并以私人的名义约见了张珣。

    当看到张珣孤身赴约、身后并无南无伤的身影时,夏钧的心便沉到谷底——从常理讲,不管夏钧会不会、愿不愿见南无伤,他都应该跟过来候着,这是外派的下属对上级的起码尊敬。而且,张珣作为高情商的典范,也不应该出现如此低劣的失误。夏大人强忍着怒意,口花花地高度称赞小老弟近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不等张珣客套谦逊,他继续展开了下一轮的卖惨自贬,他动情地倾诉道:“老夫年老昏聩,精力不济,下面的官员多有欺我昏老而怠政,以至引得叛军窥觎。最新的消息说叛军频频异动,已经完善了进攻青密的计划。老夫现在是一日三惊,总在担心第二天头颅成为叛军酒桌上的酒橧。”

    “现在昌阳安定平和,有繁荣复苏的迹象,南无伤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所以,我准备将无伤调回。”

    “当然,提前撤回无伤可能打乱昌阳的规划,为了表达歉意,青密节度府将赠送十车布帛五万担粮草以弥补撤走无伤对昌阳造成的亏欠。”

    张珣诚惶诚恐地又是打躬又是做辑,说道:“老大人言重了!”

    “昌阳有如今的成绩完全是靠大人的鼎力支持。”

    “现在昌阳太平,宵小不敢冒然作乱。假如南将军仍然踯躅这弹丸一隅,实在是大材小用。”

    “前些日,我与无伤聊过,考虑放他回青州。”

    “可是,无伤没有同意。”

    “他说境内还有几股山贼未平,不算完成了大人交代的任务。”

    “大人也知道,无伤是个死性子,最听大人的话,大人交代的事他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就因为没有及时扫平那几伙山贼,无伤自觉愧对大人,也无颜面见大人,连夜赶去山里找山贼决战了。”

    “现在大人既然急需用他,我一定想办法联系上他让他尽早回到青州。”

    “至于青密节度府赠送的布帛粮草绝不敢用弥补亏欠的名号!青密对昌阳只有恩情何来亏欠!”

    张珣说得情真意切,夏钧听得脑瓜生疼。

    辞别了夏钧,张珣立马将南无伤紧急派往几百里外的山区练兵剿匪去。

    夏钧赔上了布帛粮草也没能带回南无伤,悻悻地离开昌阳回到了青州。据说回去后大病了一场,还落了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