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舍他其谁?”
“他本身就是御史中丞,执掌风宪,由他来主持拍卖,名正言顺!”
“更何况,这后续的监察之制,也需要他都察院的人来执行,让他从头就跟进,最是合适不过。”
朱标彻底安心了,心中对叶凡的敬佩无以复加。
他站起身,对着叶凡郑重一礼:“听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学生知道该如何做了!多谢老师!”
看着朱标来时忧心忡忡,去时步履坚定,成竹在胸的背影,叶凡重新拿起那块软布,继续擦拭他的琉璃盏。
嘴里轻轻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
……
夜色深沉,东宫却依旧灯火通明。
朱标刚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从叶凡府上回来,脑中还在反复推敲着拍卖的各项细节。
一名宦官便脚步轻快地入内禀报。
“殿下,工部遣人来报,言说奉陛下旨意,为东宫筹建三大营所备之匠师五十人,已全部遴选完毕,随时听候殿下调遣。”
“此外,陛下亲命挑选的三千精锐将士,亦已在京郊大营集结完毕,名册在此,请殿下过目!”
宦官说着,将一份厚厚的名册恭敬地呈上。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这么快?
他下午才将抽调兵员和匠师的章程发下去。
这连半夜都不到,人和名册就都备齐了?
工部以往办事,何曾有过如此效率?
他接过那沉甸甸的名册,翻开粗略一看,里面不仅罗列了三千兵士的姓名、籍贯、所属原部队。
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履历和特长标注,详尽得超乎想象!
那五十名匠师的名录也是如此。
后面还附注了各自擅长的技艺领域。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