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他酿出碾压这个时代所有产品的绝世美酒!
宋朝此时主流的酒水,多是单一粮食(主要是高粱)酿造的低度发酵酒,工艺相对简单,酒体浑浊,口感单薄,或有酸涩之味,称之为“浊酒”更为贴切。像武松过景阳冈前喝的那“三碗不过岗”,大抵也就是此类酒中劲儿稍大的,但与现代白酒的醇烈、馥郁、清澈不可同日而语。
金海要做的,就是开创中国白酒的“五粮时代”!
他首先将酒坊更名为“阳谷五粮液酒坊”,挂上了崭新的牌匾。接着,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第一步,清理与招工。他组织人手将酒坊里里外外彻底清扫,废弃无用的旧设备,修缮厂房。同时,又通过赵大嫂和郓哥的关系,招募了十来个手脚麻利、背景清白的年轻力工,进行初步培训。酒坊人员扩充至二十余人。
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原料与工艺革新。他召集原有的老师傅和核心新员工开会。当他说出酿造新酒需要用到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五种粮食时,老师傅们都懵了。
“东家,这……这酿酒向来只用高粱,至多加点大麦制曲,用这么多种粮食,味道岂不是串了?而且这成本……” 一位姓孙的老把头忍不住提出疑问。
金海早已料到会有此问,他微微一笑,耐心解释:“孙师傅,各位,传统的单一粮食酒,口感难免单一。我这‘五粮液’,取五谷之精华,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爽,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突出,玉米产酒蜜香优雅。五味合一,方能成就其‘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
他一番话,将现代五粮液的宣传语稍加改动说了出来,听得众人云里雾里,但又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尤其是那“五味合一”、“各味谐调”的说法,让他们这些老酿酒人隐隐感觉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可是东家,这五种粮食如何配比?发酵时辰有何不同?蒸馏火候如何掌控?” 另一个老师傅问道。
“问得好!”金海赞道,“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反复试验、严格保密的独家秘方!配比我有初步方案,但需根据我们本地的粮食和气候微调。发酵用的酒曲,我们要革新,采用更优质的‘包包曲’。蒸馏设备,我也画了图样,需请工匠重新打造,务求能更好地提取酒中之精华,得到更纯净、更醇烈的酒体!”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早已画好的草图,上面是他根据记忆简化的、符合宋代工艺水平的蒸馏器改良方案,主要增加了冷凝回流装置,旨在提高出酒率和酒精度。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