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让大汉重生,顶住胡人南下!刘备不止要一统天下,还要灭尽士族!(2 / 7)

bsp; 这么一来,起码你算是个人才了,有了做官出仕的资格。

    就算是纸上谈兵,也可以给你机会慢慢历练,总有一天能成长为实干之才嘛。

    这通过考试选出来的人才,至少比那些只有家世却腹中空空的世家纨绔要强百倍吧。

    而相比九品中正制最大的隐患,便是这科举制将选官之权,牢牢的掌握在了天子手中,而非士家豪姓手中。

    如此则能避免士族垄断选官之权,形成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的局面,进而令皇权旁落,天子沦为士族门阀的傀儡摆设。

    且就算天下之才多出于士家,这科举制选出的人才,多也是士家子弟,却并未堵住寒门庶子的上升通道。

    只要你胸有景秀,你就有机会金榜题名,一朝鱼跃龙门。

    且这科举最后一关殿试,君主于京师王城,亲自主持考试,钦点头名。

    君主既为君,又为师,身兼双重身份,这样考出来的士子俊才,焉能不效忠于君,誓死报国!

    “万世之法!军师所创这科举法,当真乃万世之法也!”

    看出了科举制之精妙,刘备是欣喜万分,拍案大赞道:

    “伯温,你这科举制,确实要优于九品中正制,更远胜于察举之制!”

    刘备大喜,众谋臣们则是一片沸腾。

    “以考试来举士,为国选贤任能?”

    “嗯,此法虽闻所未闻,倒是实用,选出来的士子,至少也有纸上谈兵之能,而非外强中干的草包蠢材。”

    “楚公,军师这科举制,比之察举制的举孝廉之法,确实是要实用得多,臣以为可行。”

    庞统啧啧称赞。

    这位凤雏虽出身荆襄大族,却自恃才高,素来瞧不起士家中那些徒有其表之徒,生平行事用兵也最看重实用二字。

    相较于察举制,以孝道来评判举士,科举制显然要实用的多,自然正合他胃口。

    陆逊也微微点头,赞道:

    “虽说我大汉重孝道,然而方今乱世,楚公最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能助楚公匡扶汉室,扫除奸逆的真正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