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跨越山海的相遇与公益的深耕(3 / 7)

的小组接龙,男孩一时想不出单词,急得涨红了脸。阿米娜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小声说:“zebra!斑马!” 男孩立刻反应过来,大声说出单词,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课后,阿米娜拉着妞妞的手,指着教室墙上的 “梦想树” 说:“你看,这是我们‘启智班’的梦想树,每个同学都在叶子上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我写的是想当一名护士,就像中国来的志愿者姐姐一样,帮助生病的人。”

    妞妞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绿色的卡纸树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叶子,有的画着医生的听诊器,有的写着 “想当飞行员”,还有一片叶子上画着中国的长城,旁边写着 “想去中国看看”。妞妞拿出笔,在一片新的叶子上写下:“想当外交官,让中国和非洲的孩子永远做朋友”,然后踮起脚尖,把叶子贴在了梦想树的最高处。

    “我帮你!” 卡玛搬来一张小凳子,让妞妞站上去,“这样你的梦想就能长得最高,最快实现!”

    就在孩子们在教室裡热闹互动时,叶菲和姆瓦玛卡团长正在办公室里讨论 “启智班” 的本土化适配问题。姆瓦玛卡手里拿着一份教学反馈表,眉头微微皱着:“叶老师,我们发现有些‘游戏化教学’的内容,比如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诗词游戏,非洲孩子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而且当地有些孩子家里没有网络,周末没办法用平板电脑复习课程,这该怎么办呢?”

    叶菲接过反馈表,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条建议,然后拿出一张画满草图的纸:“其实我们早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你看,这是我们设计的‘离线学**’,里面有印刷版的教案、单词卡片和手工材料,孩子不用网络也能复习。至于文化适配的问题,我们计划让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一起改编游戏,比如把中国的诗词改成非洲的民间故事,把汉字拼图换成非洲动物拼图,这样既能保留游戏化教学的乐趣,又能让孩子们更有代入感。”

    姆瓦玛卡看着草图,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个办法太好了!我明天就组织当地教师和中国志愿者一起开会,咱们尽快把‘离线学**’做出来。对了,当地有个手工坊,他们能制作木质的游戏道具,比塑料道具更环保,还能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

    “那真是太合适了!” 叶菲立刻拿出手机,让团队成员联系手工坊,“我们可以把游戏道具的设计图发给他们,让他们按照当地的工艺制作,这样道具既有非洲特色,又能助力当地经济,一举两得。”

    当天下午,手工坊的负责人带着几位工匠来到学校,和中国志愿者一起讨论道具制作。工匠们看着设计图上的长颈鹿拼图、草原单词卡片,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用当地的相思木制作拼图,再用天然颜料上色,这样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