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过渡到简单的单词游戏。我们团队已经整理了一套‘基础英语游戏教案’,会后会发给大家,里面有详细的步骤和道具制作方法,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
培训结束后,一位来自新疆的教师拉住念菲,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念菲老师,这是我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您能帮我看看,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吗?”
念菲接过笔记本,认真地翻看着。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难点,还有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学计划。“您做得特别好!” 念菲感动地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您能关注到他们的差异,这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比如喜欢画画的孩子,就让他们用画画的方式记单词;喜欢唱歌的孩子,就教他们唱英语儿歌。”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看着教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念菲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这些教师就像一颗颗种子,回到山区后,会把 “游戏化教学” 的方法带给更多孩子,让更多孩子爱上学习,实现梦想。
八月的上海,骄阳似火,却挡不住 “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营” 的热闹。来自中国山区的孩子和外国孩子欢聚一堂,在陈默的带领下,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各自的家乡故事。
交流营的第一天,陈默带着孩子们来到上海博物馆。在书法展厅里,妞妞拿起毛笔,认真地写下 “友谊” 二字,旁边的法国女孩莉莉好奇地看着,也想尝试。妞妞耐心地教她握笔的姿势,莉莉学得很认真,虽然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却格外开心:“妞妞,中国书法太神奇了!我要把这个‘友谊’带回家,挂在我的房间里。”
在剪纸体验区,卓玛教外国孩子剪 “福” 字。她手里的剪刀灵活地舞动着,很快就剪出一个漂亮的 “福” 字,外国孩子们纷纷鼓掌。“卓玛,你太厉害了!” 美国男孩汤姆说,“我也要剪一个‘福’字,送给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张强则在科学实验室里,和外国孩子一起做 “向日葵生长实验”。他拿出自己设计的 “太阳能灌溉装置”,向外国孩子介绍:“这个装置可以利用太阳能抽水,灌溉向日葵,既节省能源,又能让向日葵长得更好。我们山区的阳光很充足,特别适合用这种装置。”
外国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在装置上装一个传感器,” 汤姆说,“当土壤干燥时,传感器就会自动启动灌溉系统,这样就不用人工控制了。”
张强眼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