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2 / 5)

p;  同一时间的北京,念菲正在教室里组织 “手拉手” 书信分享会。讲台上摆满了来自甘肃、青海、云南山区孩子的书信,孩子们围在一起,认真地读着信里的内容。

    “你们看,这是张强写的,他说暑假在夏令营学到的显微镜知识,现在用来观察家乡的向日葵细胞,还画了结构图呢!” 一个小女孩举着信纸,兴奋地说。

    念菲笑着走过去,拿起一张画纸 —— 上面是卓玛画的 “未来医院”,画里的医院建在山脚下,门口停着印着 “启智公益” 字样的救护车,旁边写着:“我要像念菲老师说的那样,让山里的人不用再走很远的路看病。”

    “咱们要把回信写得认真些,” 念菲对孩子们说,“可以把自己最近读的书、学到的新知识告诉山区的小伙伴,还可以画一幅画一起寄过去,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和他们一起努力。”

    孩子们立刻拿起笔,认真地写了起来。有的分享数学解题技巧,有的介绍北京的秋天,还有的画了天安门和长城,希望山区的小伙伴能早点看到。念菲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样子,想起了妞妞在演讲里说的话 ——“教育是互相照亮的光”,她忽然明白,这场跨越千里的 “手拉手”,不仅温暖了山区的孩子,也让北京的孩子学会了分享与共情,这才是教育最珍贵的意义。

    下午,念菲接到了陈默的电话,他的声音里满是兴奋:“念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申请的‘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通过了,下个月就能带宁蒗县的孩子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论坛,妞妞、张强他们都能去!”

    “真的吗?太好了!” 念菲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我这就给妞妞发消息,她肯定会特别开心。对了,需要我帮忙准备英语交流材料吗?我可以整理一份常用句型,让孩子们提前练习。”

    “当然需要!” 陈默笑着说,“我还联系了上海的教育机构,他们会为孩子们安排礼仪培训和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既能展示自己,又能学到新知识。”

    挂了电话,念菲立刻拿出手机,给妞妞发了消息。没过多久,妞妞就回复了一段语音,声音里满是激动:“念菲老师!我太开心了!我现在就去背英语单词,还要把家乡的故事练熟,让外国朋友知道我们宁蒗县有多美!”

    听着语音里清脆的笑声,念菲的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上海之行,会成为孩子们梦想里新的里程碑,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们铺好每一级台阶,让他们能勇敢地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