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款项落地暖山乡(4 / 7)

城里的学校听课,让他们亲眼看到互动式教学的效果,他们才慢慢愿意尝试。你也可以试试,让马丁和德国团队多了解中国用户的真实需求,或许他们就会理解你的想法了。”

    王剑看着屏幕里叶菲认真做饭的样子,心里忽然就亮堂了。“你说得对,” 他点点头,“我明天就找马丁,跟他说说中国家长和孩子的真实案例,或许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这就对了,” 叶菲把红烧肉盛进盘子里,镜头里瞬间被油亮的红色填满,“对了,念菲说下周末去柏林,你们父女俩好好聚聚。她跟我视频时还说,要带你去吃一家特别好吃的德国香肠,说比北京的好吃多了。”

    王剑笑着摇摇头:“这孩子,就知道吃。不过也好,让她放松放松,这段时间在慕尼黑交流肯定也累坏了。”

    挂了电话,王剑走到厨房,想煮点面条当晚饭。打开冰箱时,他看到了那罐槐花粉 —— 叶菲临走前给他装的,还贴了张便签:“每天泡一杯,清肝明目。” 他拿出一小勺,放进杯子里,用温水冲泡。槐花香渐渐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清甜,让他想起在北京的日子,每天晚上回家,叶菲都会给他泡上一杯,坐在他身边,听他说一天的工作。

    而在慕尼黑的念菲,此刻正和陈默一起收拾行李。周六就要去柏林参加教育研讨会了,她特意把那件米白色的风衣找了出来 —— 那是去年生日时叶菲送的,她说穿着这件风衣去参加研讨会,显得更正式。

    “你确定要带这么多书吗?” 陈默看着行李箱里堆得满满的专业书籍,无奈地笑了,“我们是去参加研讨会,不是去上课。”

    念菲蹲在地上,把一本《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塞进箱子里,抬头瞪了他一眼:“多带点书怎么了?万一研讨会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能翻书查查。而且我还想跟柏林的老师请教这些理论,带书过去方便交流。”

    陈默无奈地摇摇头,伸手帮她把行李箱里的书摆整齐:“好好好,你说的都对。不过你也别带太多,太重了不好拿。我帮你拎箱子可以,但你要是累了,可别跟我撒娇。”

    念菲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小声说:“谁要跟你撒娇。” 她想起上次去慕尼黑的教育机构,看到那里的老师用游戏化的方式教孩子学英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知识也记得特别牢。她把这个案例记在了笔记本上,准备在研讨会上跟其他老师分享,也想听听柏林的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收拾完行李,两人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念菲点了一杯热巧克力,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忽然说:“陈默,你说我们以后会不